(1)表格横列的自变量为温度,纵列中自变量有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除图中所示外界因素外,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还有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离子(或矿质元素).
(2)表格中显示的数据为净光合作用速率,因此总光合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消耗,因此可以求得全光照、CO2浓度为1.22%、35℃条件下,28+34=62的值最大.
(3)由表中数据可知,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因此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温度高于光合作用强度最强时所需的温度.
(4)甲图中,当温度为20℃时,光合速率曲线的变化规律是:光照强度为0~L2千勒克司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光照强度大于L2千勒克司时,光合速率不变.
(5)根据甲图可知,光照强度为L3千勒克司,温度分别为10℃、20℃、30℃时的光合速率分别2、4、7.(具体见答案)
(6)丙图中,设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为X时,B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即12X-12×2>0,X>2,净光合作用为2,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2千勒克司.
(7)由丙图可知,A植物的饱和点高于B植物,故A植物处于该森林的上层.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答不全不得分)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离子(或矿质元素)(答不全不得分)
(2)全光照、CO2浓度为1.22%、35℃(答不全不得分)
(3)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4)光照强度为0~L2千勒克司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光照强度大于L2千勒克司时,光合速率不变
(5)见右图,也可用柱形图表示
(6)2
(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