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政治教学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2024-12-01 00:31:3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案例背景】
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都在食堂吃饭,但有一位回族学生,在刚开学的那段时间,我发现她每天都是闷闷不乐的,我找她谈话时,她委屈地跟我讲,他们回族的宽蚂销传统是不吃猪肉的,学校食堂的饭菜都是沾了猪油或猪肉,“不干净”所以他不吃食堂的饭菜。于是她每天中午都由家长来送饭,于是大家有的嘲笑她太娇气了,还有人说物悄她不懂得心疼父母,有人说她爱搞特殊化等等。
【案例结果】
我把下一周的班会主题确定为《56个民族是一家》。我提前布置学生自己收集、查找关于相互尊重、我国民族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并告知学生收集的途径和方法,然后由学生制成幻灯、录像、编成小品、相声等。由于学生的广泛参与,主题班会气氛热烈、欢快,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到我国地域辽阔,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民族之间平等,相互团结,互敬互爱,共同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光辉业绩。班会过后,大家都改变了之前的看法和做法,有的同学还主动向那位回族同学道歉。这个回族学生之后就快快乐乐地生活在这个温暖的、充满着团结、友爱、奋进的“大家庭”里了。
【案例反思】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56个民族,就像56朵鲜花,只有56朵民族之花一起盛开,中华民族这个美丽的大花园才会春意盎然,满园花香。民族团结对多民族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它关乎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发展。在我们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与合作,不仅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国家的统一甚至生存也难以保障。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和谐相处。民族团结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它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一个原则。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民族团结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碰到了许多大的困难和挫折: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998年的洪涝灾害、2003年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及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但是,当困难和挫折来临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各族人民,发扬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向世人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团结乃是力量之源泉!
思想品德教学重视教育中的情感渗透,充分发挥积极的情感对“优教促学”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从而推进民族精神教育的开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思想品德教材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中学生是长知识长身体变化最大的年段,他们在学校中开始关注社会、家庭、社交活动,因此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就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适应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把握中学生的思想脉搏、兴趣爱好、需要追求等特点,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学校、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引导学生对他所面对的生活世界进行感悟、理解,积极关注他们态度的生成、情感的培养、信念的形成,建构他们的精神世界,从思想走向行动,从理解走向实践,将民族团结渗透于学生内心深处。
其实,运用相关的思想品德课知识,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各种媒体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开展生动、具体、形象的专题教育,能充分发挥其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潜移默化功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内民族关系的状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而民族平等又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还是早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都需要整个社会的和慎游谐发展,需要全体国民的和谐相处。这种和谐实际上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当然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
民族风俗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我国各民族由于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不同,所形成的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差异,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因此,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才能充分体现民族平等的精神,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才能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进行神会主义建设。在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要“入乡随俗”。尤其不能违反民族禁忌,因为这会伤害民族感情,妨碍交往,影响团结。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能否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稳定大局意识和改革发展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青少年一方面具有朝气蓬勃、勇于创新、易于塑造的特点;另一方面又由于理论和实践的欠缺,使得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较难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容易受到蛊惑和误导。做好中学生的民族团结思想教育,对于粉碎境内外敌对分子的分裂图谋,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极为重要的长远现实意义。
总之,我们的民族团结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在政治课教学中,更应当强化学生要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切实教育他们自觉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从而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