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峡秋天总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从文中摘要填空)
答案:成熟。
2、本文在写法上随着时间的推进而转移观察点并选择富有特征的典型景物,多角度表现三峡之秋的各自情态。请你根据选文填空。
选文描写三峡秋天的早晨、中午和下午的景色,分别突出了它_______、_______、的特点,多角度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明丽、热烈、平静;表达了作者赞美(三峡秋天的美好风景 ),热爱(大自然或祖国山水 )的思想感情。
3、文章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来表现三峡不同时间的三峡秋天的特征,请仿照(1)(2)两段的示例,
在(3)——(6)段中任选两段加以概括。(4分)
第(1)段:描写了橘柚树色彩的变化和果实的清香,表现了三峡之秋的成熟。
第(2)段:描写了露水,峡风,表现了山峡秋晨的明丽。
第()段:描写了,表现了。
第()段:描写了,表现了。
答案:
第(3)段 :描写江水多变的雄姿 ,表现三峡中午的热烈气息。
第(4)段: 描写"青雾" "山影""江水"等,表现三峡黄昏的平静。
第(5)段: 描写"渔火""灯标""驳船""汽笛"等,表现三峡夜晚欲睡还醒的情状。
第(6)段:描写"月光""山色"等,表现三峡月色的清冽。
4、雾一般是白色的,而三峡的雾在作者的笔下却是青色的,这样写是否恰当?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作简要说明。
答案:恰当。因为三峡四围的山呈青色,山上的橘柚树的叶子也呈青色,峡中雾很淡,所以看上去也像青色的了。
5、在郦道元的《三峡》中,也有描写三峡秋天的句子,请你根据原文填空。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答案: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1)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而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 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
(2)第4小节重点写( 黄昏的三峡),显示了三峡( 黄昏)时的特点:( 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第5、6两小节先写(江面),重点写( 月光 ),突出了三峡(夜晚)时的特点( 江水沉沉欲睡,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明显 )。
(3)作者是按( 时间 )顺序来描写三峡在( 秋日一天的)景色变化。并写出来。
好多,2.3.4.5段的第一句即可
(4)写出文中一个既有比喻又有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
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5)全文表达了作者赞美(三峡秋天的美好风景 ),热爱(大自然或祖国山水 )的思想感情。
分段: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归纳段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秋天来临,橘树和柚树果实累累,散发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气息。
第二部分(从第2自然段到结尾)写中秋这一天的早晨、中午、下午、夜晚不同时间里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
中心思想: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了一天当中三峡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三峡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希望可以帮到你!
(1)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而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2)第4小节重点写(黄昏的三峡),显示了三峡(黄昏)时的特点:(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第5、6两小节先写(江面),重点写(月光),突出了三峡(夜晚)时的特点(江水沉沉欲睡,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明显)。(3)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三峡在(秋日一天的)景色变化。并写出来。好多,2.3.4.5段的第一句即可(4)写出文中一个既有比喻又有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5)全文表达了作者赞美(三峡秋天的美好风景),热爱(大自然或祖国山水)的思想感情。
1)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而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 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
(2)第4小节重点写( 黄昏的三峡),显示了三峡( 黄昏)时的特点:( 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第5、6两小节先写(江面),重点写( 月光 ),突出了三峡(夜晚)时的特点( 江水沉沉欲睡,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明显 )。
(3)作者是按( 时间 )顺序来描写三峡在( 秋日一天的)景色变化。并写出来。
好多,2.3.4.5段的第一句即可
(4)写出文中一个既有比喻又有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
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5)全文表达了作者赞美(三峡秋天的美好风景 ),热爱(大自然或祖国山水 )的思想感情。
分段: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归纳段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秋天来临,橘树和柚树果实累累,散发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气息。
第二部分(从第2自然段到结尾)写中秋这一天的早晨、中午、下午、夜晚不同时间里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
中心思想: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了一天当中三峡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三峡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1.第(3)段 :描写江水多变的雄姿 ,表现三峡中午的热烈气息。
第(4)段: 描写“青雾” “山影”“江水”等,表现三峡黄昏的平静。
第(5)段: 描写“渔火”“灯标”“驳船”“汽笛”等,表现三峡夜晚欲睡还醒的情状。
第(6)段:描写“月光”“山色”等,表现三峡月色的清冽。
(共4分,景物和特征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
2.恰当。因为三峡四围的山呈青色,山上的橘柚树的叶子也呈青色,峡中雾很淡,所以看上去也像青色的了。(3分。答出“恰当”给1分;理由说明2分,言之成理即可。)
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分。答对一处即可得2分。)
4.不设统一答案。只要能分析出比喻的作用即可。(3分。找对比喻句得1分,分析2分。)
5.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第(4)段, 暮色中的三峡,充满了朦胧和神秘的色彩。第(5)段: 三峡是这样的宁静和安详。第(6)段: 三峡又是那样地澄澈和空灵。(3分。只要意思恰当即可。)
6.主要通过视觉,从“色彩”上表现景物特征。(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