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中五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亲不过五服”的说法?

2025-04-13 08:04:5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五服”是中国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五服指五代人。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五服:

  1. 斩衰三年,用极粗生麻布为丧服,不缝衣旁及下边。

  2. 齐衰,用次等粗生麻布,缝衣旁及下边。按服丧期限长短,齐衰又分齐衰三年、齐衰杖期(一年)、齐衰不杖期(不执杖,一年)、齐衰五月和齐衰三月五等。

  3. 大功九月,用粗熟布为丧服。

  4. 小功五月,用稍粗熟布为丧服。

  5. 缌麻三月,用稍细熟布为丧服。缌麻是最轻的服,表示边缘亲属。

五服之外,同五世祖的亲属为袒免亲,袒是露左臂,免是用布从项中向前交于额上,又后绕于髻。

宋人车垓说此仪久废,当时人的袒免亲丧服是白阑缟巾;明、清时,素服,以尺布缠头。同六世祖的亲属便是无服亲了。故《礼记·大传》云:“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

拓展资料:

五服明显是父权制下的产物,一切规制皆以男子为中心,表现出三大特点: 

  1. 父母有别:父亲方面的父党为宗亲,母亲方面的母党为外亲。在父权社会中,只重宗亲而不重外亲。宗亲方面,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直系旁系,无不有服;外亲方面,却只对外祖父母、舅父、姨母、表兄弟有服,且等级要低得多。

  2. 亲疏有别:五服偏重父系,其轻重也主要用以体现父系宗亲之间的亲疏远近。血缘愈近的服制愈重,反之则愈轻。如同父兄弟重于同祖的从父兄弟,从父兄弟重于同曾祖的从祖兄弟,从祖兄弟重于同高祖的族兄弟。出了五服,便只有同姓之亲,已无需为之服丧。 

  3. 男女有别:五服所体现出的男女不平等十分明显。如父母俱为生身之亲,为父是斩衰三年,为母是齐衰三年,若父尚在世,则只能为母服齐衰杖期。又如夫妻之间,妻为夫服最重之丧斩衰三年,夫为妻则只服齐衰杖期。 

回答2:

五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亲不过五服”的说法?

回答3:

就是五代人,以同一父为开始,本代为第一代,往后推五代

回答4:

五服,指自己的辈分往上数四代,包括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一般指五代以内是有亲缘关系,有人说出了五服就不再是亲戚了。一般情况下除了五服就不用服丧礼,也就是不用披麻戴孝了。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