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八大姓在一百多年前改成了多少个汉姓?

2024-11-01 22:40: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佟佳氏生活在辽东地区的每个区域,现在大多以“佟”姓为主,“仝”、“童”姓为辅。历史上著名的佟养正就是佟佳氏成员,《满洲八旗氏族通谱》中对他作如下记载:“佟养正,镶黄旗人,世居佟家地方。其祖达尔汉图墨图于明时,同东旺、王肇州、索胜格等,往来近边贸易,遂寓居开原,继迁抚顺。从史料中可知,清初的佟佳氏以地名为姓氏,因贸易迁至辽东。他们的原始姓氏为女真族著名姓氏“夹谷”,《金史·国语》中对其注释到:“夹谷日仝”。而仝与佟、童是汉字中的同音异字,再加之清末改姓惯采用原姓氏第一个字,所以佟佳氏就将姓氏改成“仝”、“佟”与“童”。

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人口众多,在清初的辽东地区历史地位十分显赫。后来其宗族于清代中期改用汉字姓“关”姓,且一直沿用至今。“关”姓的起源于瓜尔佳氏满语发音——kor,汉译后的意思是“馆”、“阁”,即住所。而“馆”与“关”在汉语中的发音相似,瓜尔佳氏就这样成了关氏,著名演员关晓彤、关之琳就是瓜尔佳氏的后裔。不过瓜尔佳氏还有其他的汉姓,例如“汪”、“石”、“白”等。其中汪姓源自瓜尔佳氏在金元时期的女真大姓:古里甲姓氏。因为“古里甲曰汪”,所以少部分瓜尔佳氏便改汉字姓为“汪”。

马佳氏

这也是一个以地名命氏的宗族,《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七记载:“马佳,本系地名,因以为氏。其氏族散处于绥芬、马佳等地”。马佳氏是金、元时期的费莫氏遭难改姓产生的,而费莫氏最初称为“困伏裴满氏”,又因“裴满曰麻“,所以后来有一部分马佳氏改为“麻姓”。但大部分马佳氏在清朝中期便开始冠汉字姓“马姓”,且延用至今。

索绰罗氏

根据史料记载,辽东索绰罗氏的先世原为海西女真人,经过数次迁徙,由松花江流域来到辉发河流域。他们以地为氏,冠称索绰罗氏的。索绰罗氏族的姓氏演变十分多样。从金代起,先后沿用了尼忙古氏(汉译为“鱼”)、尼玛哈氏、益得里氏、索绰罗氏,最终于清代末期以多音节姓氏的第一个字“索”作为其汉字姓。

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原生活在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后来随着其他姓氏的建州女真人开始迁徙,最终定居在苏子河、浑河流域。在金代,他们还是女真纥石烈部人的一支,直到明初才被分离出来。后来他们于清末逐渐冠用汉字“赫”姓,而“何”与“赫”同音,所以也有不少人改为“何”姓。除此还有部分人延用了纥石烈汉译后为“高”姓。

富察氏

满族富察氏以地为名,原居住地在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经过几次大规模南迁,留下多处遗址。清代道光末年,因受汉代礼仪习俗影响,以其满族多音节姓氏中的第一个音节“富”“傅”为汉字姓。乾隆皇帝最爱的富察皇后就是出自这一宗族。

纳拉氏

纳拉氏以河冠名,虽为满洲著姓,但他们于明代初期散居在叶赫、乌拉、哈拉汪帆携、辉发等各地。经过两次迁徙后在明末时定居在兴京地区(今辽宁省新宾县)。史料对纳拉这一姓氏的记载为:“虽为一姓,各自为族”。这就证实了明代纳拉氏姓氏的女真人并非同一宗族。而我们现在一般说的纳拉氏特指明代中后期的哈达、乌拉两部的纳拉氏。明之前的纳拉氏称作纳刺氏,汉译过来就是康氏,所以后来少部分纳拉氏冠用汉姓为“康”,不过大部分人则冠名为“那”,例如著名歌星那英。

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最早开始冠用汉姓是在乾隆年间,因“钮祜禄”一词汉译后的意思是狼,但狼听上去过于凶猛,不适合作为姓,所以他们就改用较为温和且同音的“郎”。

总的来说,满族八大姓轿察的演变错综复杂,而且冠用的汉姓大多无规律可寻。当初乾隆皇帝极力阻止满族人改用汉姓,但却无济于事。文化具有多样性,在追求文化融合的同时,我们也应当保留一定的民族特色。只有这样,中华文化才能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