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借款合同当事人一般是金融机构与法人企业之间的借款关系,确定管辖权时,可以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被告住所地与合同履行地一致,那么问题很容易解决,如果出现二者不一致时。首先,借款合同中明确了履行地,双方争议应由履行地法院管辖。
如果借款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履行地,那么应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法复[1993]10号,即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确定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扩展资料
一般的地域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第二十二条 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借款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怎么确定?
口头民间借贷纠纷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适用民诉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借款合同纠纷,除合同明确约定履行地外,履行地约定不明确的,由贷款方所在地,接受货币的债权的合同当事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适用民诉法第二十四条、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即给付金钱之债的履行地确定为债权人的住所地。
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如果有签订合同的话,还可以选择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
一般由被告所在地法院或出借人所在地法院管辖。
根据民诉法规定,被告所在地法院有管辖权是确定的。
同时,根据合同法规定,借款合同一般在出借人出借完资金后只有收款义务,而合同履行地为收款人一方所在地,因此出借人一方所在地作为合同履行地法院也有管辖权。
被告所在地法院在财产保全、执行等方面拥有优势,原告所在地法院方便原告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