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背景: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农业政策着力于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005年,彻底免除农业税。2006年开始,连续实施粮食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却并没因此而大幅提高,反而在面临着新的挑战。据调查中农民反映,“现在市场上一个男劳动力一天大工60元,小工也45以上,更不要说技术活,打一天工快可以买100斤小麦玉米了,谁还愿意种田?”
调研时间:2008年7月15——7月25日
调研地点: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柴胡店镇李才家村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西沙王庄
调研对象的选择:与山东省随机抽样
调查方法:定量加定性
调研目的:在国家取消农业税并给农民种粮补助的情况下,找出为何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反而不如以前的原因,并试图寻求解决的办法。
调研过程: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经过数十年的奋斗,早已达到了粮食的自给。然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出现了改种经济作物甚至撂荒等现象,并引发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中央接连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农资价格综合补贴、良种补贴、购买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然而,这些政策的效果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仍然大量外出,农民种粮积极性依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对此,我山东经济学院“齐鲁情”大学生支农促进会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响应国家和省政府的号召,积极开展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社会实践调查。
此次调查分两支队伍,均采用随机抽样确定地点。我们调研的地点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的柴胡店镇李才家村,是一个约有八百人的村庄,人均分配耕地1.5亩,与济南周边农村相比,人均耕地是济南的两倍。村中劳动力以五六十岁的中老年和妇女为主,而青壮年多选择外出打工。村中大部分男劳动力对国家的惠农政策较为了解,也清楚国家的最低粮食保护价,对当前的惠农政策比较满意。当地种植粮食每亩政府的补助约为79元,补助资金能够及时到位。当问及村民的种粮积极性时,一位老农民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农民种地不容易啊!一年到头一亩地净赚不到1000,但是我们还得种,没有人主动承包咱的地,咱也没有余力中别人的地,青壮年都出外打工了。现在市场上一个男劳动力一天大工60元,小工也45以上,更不要说技术活(给建筑队砌墙,操作设备),说少也要85元,打一天工快可以买100斤小麦玉米了,谁还愿意种田?但是没有农民会放弃种地,一年到头,施肥、农药、灌溉,无不付出着我们的艰辛与汗水啊,就算在不赚钱,但我们是农民,农民不种地还是农民吗?不种地了我们要去干什么呢?我们一年到头的吃饭问题恐怕都解决不了。都说我们出外打工是对农民这个称谓的背叛,可你不在农村,如果你来农村过一年农民的日子,你会发现,光种地只能满足你的温饱,孩子上学读书、家人生病意外、就是平时想改善一下生活,都需要钱,可光种地能满足我们这些个要求吗?不能!我们谁想让自己的孩子留守家中?我们谁不想陪于自己的子女朝暮相处?我们又有谁愿意在那个陌生的城市甚至国家做那本不属于我们农民的工作?让我们来给你们算个账目:小麦亩产最好达900斤,收麦子平均价格0.83元/斤,加上种粮直补79元/亩,合计为0.83×900+79=826元,除去原料种子40元/亩、化肥150元/亩、联合收割50元/亩、播种15元/亩、灌溉10元/亩(大约需灌溉3-4次),合计为285元,还不算我们的人工,净收入不到600元。再看玉米,亩产最好1300斤,没有补贴,跟小麦一样的价格,0.83元/亩,加上上述的一切费用,净收入每亩同样不过600元,两块加起来,每亩每年1100元左右,家里一般在6-9亩之间,一个月下来,人均收入以四口之家为例,1100*6/4/12=137(元)……”
在比较济南周边的西沙王庄村,人均0.8亩,一年种植小麦和水稻,一年到头农民忙个不停,可一年下来,小麦的投入同上,水稻要更多,需要灌溉的次数,及农药的喷洒要多于小麦,加上插秧的时候若是忙不过来要请人帮忙,每年农民小麦亩产700斤,小麦的全部收入尚够全年的小麦加水稻的总投入,每年的净赚就是收获水稻的多少,水稻亩产750斤,每斤1.6元,每亩约赚1200元左右,但是人均地少于德州市宁津县柴胡店镇李才家村,同样以四口之家为例,1200*3.2/4/12=80元,德州宁津县属于平原农田高产区,济南周边与其相比产量自不如,但村中也绝对没有只种地不做其他生意的,这个村子发展的比较好,周围也盖起了自己的楼房,因为靠城市比较近,打工还是做生意都比较方便.所以每个农村家庭生活基本能到小康.村中每个村民打心里都不想种田,种田太累,可回报太小.但是村民只有少数不种田的,因为在大家看来,虽然种地没有钱赚,但保证了一年的粮食供应,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才能忙其他事情.
调研小节:综上来看,农民种粮积极性之所以不是很高,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农资价格偏高,极大增加了种粮的成本,如果一年下来,收成不好的话,甚至入不敷出。 第二,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偏高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村中多位中老年人和妇女种地.第三,因为基本是手工作业,劳动量大,没有统一的部署.第四,外出打工的利益远远大于在农村种地的收益,往往是出去一个月,就能抵得上一年的种粮收入.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这样,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但是还是有大多数农民不会放弃种粮,种粮起码可以解决他们一年的吃饭问题.
解决措施:我认为,要想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若要想提高农民的收入,我们要从阻碍农民收入的源头看起——农资的价格。国家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却是极大鼓舞了农民,但农资价格的反被甚至三倍以上的上涨速度也同样让农民心痛又心凉,如何控制农资的上涨问题,我们调研中也发现,村里卖化肥、农药的地方多了,据村民反映,自己去买自然贵,但一次性买很多就很便宜,这样自己能省钱,还能将其倒手在赚取一部分利……既然村民能够想到,我们政府部门也应该认识到统一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若由村支书统一购买整个村子所需农资,是不是可以减轻一部分负担?另外,城市反哺农村,如何更好的做到这一点呢?我们能不能将部分中小企业迁移到村子不远处呢?这样村民可以去那里打工,又可以天天回家,也许您认为村子的交通不便,但据我们十几天的调研,我们发现,对村民来说,他们很希望把村中泥泞的土路修成柏油公路,只是没有人组织,如果我们政府出面,补贴一部分,村民自己出一部分,加强中底层管理,切实贯彻好村村通工程,那么我相信,城市和农村间将挂起一座桥梁,熟悉农村的人都知道,农活不是天天有,如果没有的活得话,农民是不是要呆在家中呢,如果村民能进入离村子较近的企业工作,是不是可以实现一定意义上的双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