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的原因:装置漏气;氧气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强。
氢气和氧气的溶解性的差别,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1L水30mL的氧气)但一小部分氧气溶于水,比值大于2:1。
电解过后的水本身是中性,可以加入其他离子,或者可经过半透膜分离而生成两种性质的水。其中一种是碱性离子水,另一种是酸性离子水。
扩展资料:
添加电解质导通电流,将水分子电解解离。直流电极之负极,析出氢气;正极则析出氧气。可以利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与氧气,其体积比为2:1。
电解质可以是强酸强碱化合之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但是为了避免阳极生成氯气,应以氢氧化钠做为电解质为宜。
向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对于强电解质而言,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电解质的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以氢氧化钠溶液为例,当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折合成质量分数约为20%)时电导率最大,导电能力最强,但溶液浓度太大,腐蚀性也强,结合实际应用,用10%左右的氢氧化钠溶液即可,硫酸溶液为5%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解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解水实验
如果与正极相连的试管(或其它仪器)漏气,则收集的氧气比实际生成的氧气少,会导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
因为氧气比氢气更容易溶于水,所以相对来说,氧气溶解的多一些,氢气溶解的少一些,会导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
故填:装置漏气;氧气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