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考研值得吗?

2024-11-15 17:28: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值得。

因为学校给予学生的价值远不止于教学质量和文凭的社会认可度,而更重要的是给予我们的学习氛围和人脉圈层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思维认知层次。

其实据本人自己的看法,知识是“死”的,什么学校同一专业教的知识内容都不会相差太大,毕竟在知识传授方面,所有学校都只是在传播目前社会普遍认可的“真理”而已。

而学校与学校之间真正不同的是经过考核筛选一层一层按能力划分,最终匹配到我们身边的同学们。

我见过国内一本的同学怀揣梦想努力学习,和身边的朋友有时讨论着学术,有时计划着日后一步一步走向人生巅峰的未来。他们大部分不羞涩于自己的学历,对未来也信心满满,但普遍更愿意把自己归入“普通人”的队列。

我也见过二本的同学踏踏实实学习,认认真真记下老师的板书。心中暗暗琢磨着毕业后的创业计划,但同时焦虑这自己的能力和背景是否真能支撑自己走向成功。但当和身边的同学讨论,同学们往往哈哈一笑,调侃一句:“哟~?小子不得了了啊!以后苟富贵勿相忘啊!”

朋友圈里三本的同学一般情况下比较脚踏实地且理智,不会有太多“离谱”的幻想,比较清醒的同学心里非常清楚这个社会是怎样的现实,另一部分比较单纯的同学只想简简单单开开心心地活着。这时候有人和他们说什么投资?什么市场风口?什么哲学意义?什么世界法则?………“切,尽想些没用的东西。”…

我也曾和大专的同学聊过天,在他们口中,听得出身边那些成功专升本的同学已经是他们认为极为励志的成功者。虽然他们知道本科之上还会有其他可发展空间,但他们的选择范围大部分都停在了“是毕业工作还是专升本”,而进入了本科的前辈就如挤进了有保障生活的人群,拥有了享受幸福安稳的权利。而我当时听完后也认为,这不假…

可惜那位和我聊天的大专同学在刚入学一学期时还冲劲满满,认为自己不属于大专,誓要和周边的同学划开距离;结果第二年,他便放弃了专升本的想法,并自认为自己看透了一切,悟透了生活,只是在接受本就属于他的现实而已…

而身处985/211和国际名校的同学们似乎就显得天真多了,他们大部分人去学校就是为了获取知识,开阔眼界,清晰认知,他们在学习和其他学校一样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时甚至像不知天高地厚一般,不满足于基础,愿意去想一些更高深的问题或想法。而且敢想敢做,不懂的就查,查不到就问,问不透就讨论,失败了就拍拍屁股重来,或者淡定吸取教训转身投入于另一个想法的实现。

奇怪的是他们周边的老师和同学一般也都乐于与他们讨论那些“不切实际”又看起来没用的想法和问题。他们成天总是想一些关于“这种理论那种理论如何影响社会?”,“自己专业的前景如何?”,“就算世俗意义上行业改革的发展已经走下坡路,那么我们可以怎样通过自己思维的转变把下坡路看作是承载另一个侧接赛道腾飞的机会?”这样的问题。而在他们弄清楚了这些问题之后,社会给予他们的任务必然偏向于需要站在更高视角来处理的问题。就算社会在一开始没有给,他们也能在自己日后的发展中自然地展现出更高层次的能力。

毕竟,“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

另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上层阶级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考上名校,原因很简单,就是条件好的家庭更能提供孩子比其他人更多的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所以在名校里能够看见有权有势的家庭的孩子确实是比普通家庭的孩子多的。

那么与这些同学相处,撇开刚刚提到的对生活对梦想对学习的心态,这些上层阶级同学的很多所谓“贵族思想”其实也很有参考意义。(想必很多人都在好奇“为何富人越玩越富,穷人越忙越穷?”的原因,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观察富人们的思维方式中得出些许线索。)

所以,举了这些例子,虽然一定是不全面的,仅仅是我自己的所见所闻而已,但这些所见所闻让我清晰地注意到:

服务于不同圈层学生的学校给自己学生提供了具有明显差异性的“共有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连同学校带给学生们的人脉将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学生的一生!

虽然每个人都环境的影响都是多维的,也并不代表上了名校就一定能得到多么正面且珍贵的影响,但我敢说,在名校里得到对整个人生而言的珍贵启迪和正面影响的几率一定比在普通学校大得多!这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我们往后余生的成功几率与获得幸福的几率!

所以,这样算一笔账之后,我们清晰地整理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能给自己带来的长远利益。

而题主这区区两三年的复读,要是真能使自己登上原本够不着的资源平台,

那还不赶紧给我笑??
——————————————————————

答毕,祝题主 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