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蕨菜有致癌性?

2025-04-04 21:23:2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欧洲蕨(Bracken fern)目前是分类为致癌2B类的,流行病学证据是它可能与某些地区膀胱癌高发有关,动物实验证据是可致大鼠膀胱和上消化道癌

蕨中主要的致癌物是原蕨苷(ptaquiloside),它可以使DNA的腺嘌呤和鸟嘌呤发生烷基化作用

说“抛开剂量谈效应就是耍流氓”的同学注意了,原蕨苷是遗传毒性致癌物,其毒效应是无阈的,也就是它不存在安全限值,我们可以计算一个实际安全剂量,但就算在这个剂量下,致癌的可能性仍然不为零,当然,原蕨苷也有剂量-反应关系,也就是说随着剂量的增加或暴露的频繁,致癌的可能性也增加,但还真的不存在一个不致癌的阈剂量。

首先,对于原蕨苷的毒性和限制剂量,国际上目前尚无明确标准,就好比面包也会在高温的焙烤中产生一些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但没听说有人因此就不吃面包了。

另外,一个致癌物质的毒性在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牛吃了中毒并不代表人吃也会中毒,何况没有人把蕨菜当主食大量食用,因此偶尔吃一点应该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