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最基本的教育叫做行会教育。
从11世纪起,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局,打破教会几百年来对教育的垄断,自发地创办了世俗学校。学校根据城市生产、交换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开设文法和计算方面的课程,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城市学校的普遍兴起,促进了城市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引起人们对古典艺术、古典哲学和研究罗马法的兴趣。这种新型学校不依靠教会,而是靠学生交纳学费维持学校的经费开支。校长和教师统由行会和市政当局共同聘任。这种新型学校在中世纪得到普遍的发展和扩大。
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
中世纪大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是在仿照行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机构。并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育活动体系,其组织形式、管理制度、教学方式等都为近现代高等教育所直接继承。
欧洲中世纪大学是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有文、法、医、神四科,七艺指的是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
三、欧洲中世纪的大学的代表:
比较著名的欧洲中世纪大学有: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德国的布拉格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
中世纪早期即有学校,不过这些学校是宗教学校,以培养神职人员为目的。12世纪开始,欧洲世俗学校开始发展。最早的世俗学校以“欧洲大学之母”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为代表。这些世俗大学的基本模式为今天传承,比如学位制度。至于科目,大学阶段学习拉丁文,文法,修辞,逻辑,拿到文学士学位;研究生是学神学,自然科学,哲学;还有博士
中世纪没有学校,有文化的只有神父和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