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中的“臭”怎么理解?

有人说是香,有人说是臭,我糊涂了!
2024-12-02 09:53:4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读[xiu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概括性极强的名句写出了当时尖锐的社会阶级矛盾,其意思一般的人都能理解,但对句中的"臭"字真正理解的可能并不多。其实"臭"字在古代主要的意义是"气味",大家所熟知的名句"两人同心,其利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中的"兰"就是"气味"的意思。杜甫的这两句诗中的"臭"一样也要理解为"气味"。也许有人觉得原诗句中的"臭"解释为"发臭"更能跟后句的"路有冻死骨"形成鲜明的对照。想是不错,但我们欣赏古代诗歌,要尊重原作,要结合原作来理解。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天宝十四年的冬天。当时诗人由京城长安赴奉先探亲,路途所见景象,使诗人感受深刻:一方面是富贵人家的奢侈享乐,酒肉飘香,一方面是穷人啼饥号寒,抛尸荒野。酒肉飘香与荒野饿殍不正是形成鲜明的对照吗?况且,我们要注意,这里写的是冬天的景象,酒肉飘香与荒野饿殍正符合当时的情景,而酒肉发臭在那寒冷的冬天则不太可能。我们还可结合原诗的前后几句诗来加深理解,原诗的这两句前面还有这样的诗句:"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重压香橘。"可见我们不能把这里的"臭"理解为"发臭",而要理解为"气味",而且是香的气味。

回答2:

由于“臭”字有两种读音、两种含义,因而这诗句也就有两种读法、两种注释。
  第一种:读作“朱门酒肉臭(chòu),路有冻死骨”。征诸《中国古代文学辞典》(贾传棠等编,文心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注释为:贵族人家的美味佳肴食用不完,只好让它腐烂发臭;黎民百姓饥寒交迫,悲惨地死在路边。
  第二种:读作“朱门酒肉臭(xiù),路有冻死骨”。这样读,首先有《现代汉语词典》为证;其次在《杜甫诗选译》(倪其心、吴鸥译注,巴蜀书社1990年6月第一版)的脚注中,也可找到一段足以作为依据的文字:“臭,一说读xiù,气味。‘酒肉臭’是酒肉香味。”按照“臭”字的这种音义,该诗句的注释就应该是:贵族人家的红漆大门里散发出酒肉的香味,路边就有冻死的骸骨。
第三种:解释“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不是误传,需要考证。韵律相符。大意相通,狗与臭的联系就是:臭,呼赶狗的发音,大都重复使用,臭 臭 臭!或许是为了读者便于联想,臭便会联想到狗!而诗文中臭是指下人----看门狗,可以这样理解:富贵人家看大门的下人都能够尝到酒肉!栋死在路边的尸骨无人收殓。
辨析:按照朱门狗肉臭的角度,(看门的喝酒容易)
按照字意分析:臭,不香也,富贵人家经常喝酒吃肉,都感觉不香了!与冻死在路边的尸骨无人收殓,突显世态炎凉的反差。

回答3:


语言是发展的,常从本义转为引申义或一词多义。“臭”最早当“气味”讲,我们在学古汉语时,往往望文生义,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理解,有时就难免弄错。记得读中学时学到“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时(《周易·系辞上》),当时就感觉好生奇怪,怎么会“臭得像兰花一样呢?”难道有一种兰花是“臭兰”吗?其实,这个“臭”应读xi鄄u,作“气味”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彼此发自内心的共同语言,像兰花一样清香。如果解为“臭味”的“臭”就错了。
杜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意思是说,财主家传出酒肉的香味,路上却有冻死、饿死的骨头,这两句诗,道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和黑暗,对比十分强烈。为什么“臭”当“气味”讲好些呢?因为“臭”在这里是名词,和冻死骨的“骨”正好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如作“臭”(形容词)反而不好,因为唐诗是讲词性和平仄相对的,格律要求很严,而且从内容来理解也对,以前的财主虽也有大鱼大肉吃不完,以至腐败变臭了,但一般的财主也很吝啬,不至于让倒掉的鱼肉菜蔬任其臭味熏天的。记得小学时有一位女同学作文写得好,一篇作文中出现“只有走到地主的厨房,才能闻到鱼肉的香味”。老师还把她的作文贴出来,在好句子旁边圈上红圈呢。这么一联想,就觉得这位诗人的解释更符合杜诗原意。
唐代诗人过世一千多年了,我们不可能让他们站出来说明他作品的意思。词汇是发展的,后代人有时也有可能误解古人作品的原意,但我们在解释古代作品时要结合当时的情景和古汉语的特点,尽可能接近原作的意思,不可望文生义甚至曲解原意。

回答4:

读[xiu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概括性极强的名句写出了当时尖锐的社会阶级矛盾,其意思一般的人都能理解,但对句中的"臭"字真正理解的可能并不多。其实"臭"字在古代主要的意义是"气味",大家所熟知的名句"两人同心,其利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中的"兰"就是"气味"的意思。杜甫的这两句诗中的"臭"一样也要理解为"气味"。也许有人觉得原诗句中的"臭"解释为"发臭"更能跟后句的"路有冻死骨"形成鲜明的对照。想是不错,但我们欣赏古代诗歌,要尊重原作,要结合原作来理解。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天宝十四年的冬天。当时诗人由京城长安赴奉先探亲,路途所见景象,使诗人感受深刻:一方面是富贵人家的奢侈享乐,酒肉飘香,一方面是穷人啼饥号寒,抛尸荒野。酒肉飘香与荒野饿殍不正是形成鲜明的对照吗?况且,我们要注意,这里写的是冬天的景象,酒肉飘香与荒野饿殍正符合当时的情景,而酒肉发臭在那寒冷的冬天则不太可能。我们还可结合原诗的前后几句诗来加深理解,原诗的这两句前面还有这样的诗句:"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重压香橘。"可见我们不能把这里的"臭"理解为"发臭",而要理解为"气味",而且是香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