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国申裕斌不吃伊藤美诚发球而国乒包括男队员都吃发球?

2025-03-26 23:05:2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申裕斌是韩国新近崛起的一名小将,2019年保加利亚公开赛以11:0痛击伊藤美诚而名声大噪。仔细观看过申裕斌与伊藤美诚的交手视频,年仅16岁的乒坛后起之秀确实不怎么吃伊藤的发球,那么她接伊藤发球的秘诀在哪里?国乒为何对阵伊藤时在发球环节频频吃亏呢?下面从技术角度来具体分析一下。 

身高臂长,接发球技术全面,申裕斌确实具有过人天分。

申裕斌出生于2004年,在韩国国内从小就被誉为“韩版福原爱”,目前她也是韩国国家队历史上最年轻的选手。由于打球极具天赋,在国内成绩比较突出,申裕斌也放弃了继续读高中的机会,直接选择了做乒乓球专业运动员。

1.身高有一定优势,接发技术非常全面。申裕斌虽然只有16岁,但目测她的身高应该超过了1米60,这点跟1米63的陈梦相仿。女子球员打的就是左右摆速,甚至是左来左打,右来右打的相持球,如果你的身高比较突出的话,那护台的面积相对就大。其次,申裕斌的接发球站位类似丁宁,两腿叉的比较开,便于正、反手两个方向的快速移动。第三,申裕斌年纪虽小,但她的接发球技术却非常全面。

对于伊藤美诚的正、反手小三角下旋短球,申裕斌是采取正手搓、反手搓的办法,先将球以下旋的方式处理过去;而对于伊藤美诚的急长上旋球,申裕斌正手敢发力挑打,反手直接反拉,再加上她身高臂长,伊藤各个角度刁钻的发球,几乎全部在申裕斌的“射程”之内。特别值得提出的一点:申裕斌的反手反拉非常好,有稳定性还具有杀伤力,这也使得伊藤美诚的偷袭长球,频频被申裕斌反拉、反冲。 

2.衔接十分流畅,抢攻意识强烈。除了技术之外,16岁的申裕斌也有着非常良好的抢攻、反攻意识。实际上,她并不是每一板都能在伊藤的发球上接出高质量,但接发之后第二板的补板、反拉她做得非常好。中国队一直在伊藤发球之后,处于频频被暴拍的窘境,然而申裕斌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究其原因,就是她接完伊藤的发球之后,立马开始对伊藤的反制,正、反手的抢冲、抢拉反而让伊藤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

这也是她为什么能够在保加利亚公开赛把伊藤美诚打出了11:0的比分。这个比分即使中国选手到现在也难以做到。至于申裕斌最终以4:1败北,关键还是目前她在相持环节的稳定性、变化没有伊藤更老道。不过,16岁的年纪能够在伊藤美诚身上打出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

 国乒破解伊藤美诚发球的几套策略,效仿申裕斌的“保守”或取奇效。

国乒主力中,绝大部分的球员都吃过伊藤发球的苦头,朱雨玲更是4局球下来吃了伊藤14个发球。吃这么多的发球到底是技术原因,还是心理因素呢?我个人认为问题还是出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1.接发球要求质量过高,往往会导致失误不断。有些球并不是因为伊藤发的有多么好,相反问题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随着女子技术男性化的发展,击球暴力化的倾向十分明显,像孙颖莎、王曼昱、陈幸同等人都可以具备像男子球员台内暴拧的能力。这种技术很霸道,也可以直接得分,但如果判断不清旋转,或者伊藤发球过急过长偏顶的话,那你直接暴拧出界的风险就会非常大。

反观申裕斌的发球,她并不想在接发球上一板就冲死伊藤,搓球过度,反拉中注意落点,接下来衔接再猛冲伊藤,这样在接发球环节就更加合理,直接失误的风险也比较小。由此来看,击球并不是越暴力越好,特别是在接发球环节上的一些“保守”,我们甚至还有向申裕斌学习的地方。 

2.接发站位偏近台,女子球员脚下移动偏慢。由于现代球员接发球的能力、正反手反拉的能力都比较强,很少有人敢于发球出台,这样也导致大部分运动员都习惯性地站位近台来接台内的短球。然而,伊藤美诚的身高和打法特点决定了她必须长球开路,以便于她下一板的正手暴拍。事实上,伊藤的发球以急长的上旋球居多,下旋球仅来作为辅助以迷惑对手。伊藤发球的这种特点还是与当年的初代“大魔王”邓亚萍十分相像。 

别人都讲究发球不要出台,但邓亚萍的霸道之处就在于她“十发九长”,这种急长球开路也特别适合于邓亚萍下一板的正手进攻。因此,在伊藤频频发急长球的状态下,国乒女队的选手们站位近台,很容易被来球顶住,上旋球再发力反拉的话,那出界就在所难免了。陈梦之所以吃伊藤发球较少,还是源于在马琳的指导下,她本身擅长中远台相持,而在接发球环节退出小步,这样给自己反拉、反冲留出了空间和时间。 

3.伊藤发球变化较多,拼中国队往往竭尽全力。如果说伊藤仅是一味急长球的话,这也难不倒中国队。但是,仔细观察伊藤的急长球又有很多落点之分,反手急长、中路急长,急长侧上、急长侧下等,球速本身就很快很顶,再加上旋转的变化,确实让人很难判断。再有,与打申裕斌这种小将不同,伊藤每次在对阵中选手时都是雄心勃勃。

完全一副无惧无畏的姿态,甚至是有死战不屈之势。在这种状态下,伊藤的发球更毒、更刁,她下手搏杀会更狠、更坚决,玩命下猛拍猛打确实在前三板上让人无法抵挡。打不死你也要挠你个遍体鳞伤,伊藤打中国与打韩国选手是不一样的。 

4.退台小半步,做好反攻可破伊藤套路。乒乓球是一个抑制和反抑制的过程,你接发越差,她反攻就越猛,大力拍死你的机率就越大。实际上,我们在接发球环节对伊藤的限制非常不够。在前几天“保持强大”奥运冠军连线时,首位女子大满贯邓亚萍也指出:“我们一定要突出速度的优势,不能总是后发制人。”邓大魔王在这里强调的其实也就是发球、接发球的前三板技术。 

向韩国小将申裕斌一样,我们没有必要冒着巨大风险,在判断不清的状况下非要接发冲死伊藤,控制好落点,甚至是劈一板、搓一板底线的急下旋,伊藤也没有可能有下杀板的空间。但我们必须做好下边的衔接反攻,不能总让伊藤反手弹、正手拍的连续暴打。

2018年伊藤美诚对中国选手的胜率高达48%,而这个数字也在2019年降到了低点。这也说明我们在接伊藤发球环节,比之前要适应,反制的措施也取得一定的效果。

回答2:

因为申裕斌乒乓球水平特别的高,完全不需要吃发球,而国乒的话技术水平一般,所以都比较吃发球。总的来说就是技术原因。

回答3:

因为训练的技术特点不同。中国球员和韩国球员的训练方式不同,所以对待不同的发球的能力不同。

回答4:

因为申裕斌的发球水平特别高,而国乒球员的发球水平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