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准备去听课,效果不一样,那么,教师听课前应准备哪些工作?(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领悟课标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3)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的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4)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听过这节课的内容,有什么困惑和问题。(5)了解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因为这样才好对所听得课有个大致的定性。(6)大致了解所听课的班级的类型或学生的成绩水平的情况。(一)心理准备听课者在听课前应做好态度与情绪两个方面的准备。1.态度上的准备听课者应以学习者的身份来听课,做到诚恳、平等、交流,切忌抱着挑剔、检查的态度来听课,以免造成授课教师的反感甚至不配合,从而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听课要做 到五心:诚心、虚心、专心、细心、公心。2.情绪上的准备听课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它要求听课者不仅要昕得懂,听得进,还要做记录,并深入思考进行分析评定,应尽可能排除一切干扰,精神饱满,集中精力听好课。有的听课者听课时打瞌睡,这样不好,既听不好课,又会给师生带来不良的影响。(二)学识准备听课者在听课前应做好一定的学识准备。1.熟悉课程标准,充分把握教材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根本大法,教材反映课程标准精神。评课时只有掌握课程标准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目的的完成情况,看出是否抓住了重点。听课者按课程标准应做到五个弄清:(1)弄清教学目的、任务。(2)弄清教学建议。(3)弄清规定的知识体系,各册教材、每单元各节知识的内在联系。(4)弄清限定的知识范围和深度。(5)弄清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和新理念。听课者掌握教材应做到“三准一活”,即对本学科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认识准;对教材重点、难点把握准;对课后训练目的要求掌握准;灵活地看教师组织和选择教法。2.学习和掌握有关学科的课改信息社会在前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深入,各个学科、各个领域都会涌现出许多新的教研课研成果,包括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理论。平时听课者应善于学习,关注报刊有关学科的教改经验和论文,获取新的信息,了解掌握该科教改的形势和新的教研、科研成果。这样能提高听课的品位,使听课能站在应有的高度上,敏锐准确地发现教师授课的优缺点。3.学习教育理论通常,我们听一节课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应上升到理性上来认识。而要借助理论就要去学习教育理论。理论学习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育哲学和先进教改信息等。听课者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意识。4.积累听课评课材料听课评课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方面的材料还不多,这就需要听课者注意积累。具体方法,一方面要从各种报刊杂志和图书中收集;另一方面边昕课边总结。材料积累多了,听课经验就多了,对这门学科的认识也就深刻了,听课时也就会更得心应手。(三)情况准备所谓情况准备就是听课者课前所做的调查工作,它包括:(1)要了解听课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的学习基础、智力和班级管理情况;(2)要了解任课教师的有关情况,如学识水平、工作态度、教学经历等。(四)物质准备听课者应该带好常规材料,如听课笔记、教科书、参考书等。如果有必要,还要带好录音机等设备。(五)角色准备1. 以“学生”角色来听课教师和领导听课与学生听课是有很大差别的。首先,听课的目的任务不同。教师和领导听课在于学习教师的授课经验,或者检查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听课则是为了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其次,从文化水平看有很大不同。如就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上说,领导和教师一般对教学内容已经掌握或了解,而学生对教学内容是无知或知之不多。再次,从心理水平的认识能力看,也有不同。单就思维能力说,教师和领导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都已发展成熟,而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在发展中。这几种差异的存在,就要求听课者必须首先有意识地收敛自己的优越心态,放下架子,充当学生,规规矩矩,认认真真地充当学生的角色,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按学生的水平去听课,这就要兼顾两头——课程标准要求与学生实际。常想一想,如果我是学生那种知识水平、认识能力能否听得懂,学得会?就是说看教师这样讲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2.以“教师”角色来听课仅仅进入学生角色是不够的,教师和领导真正的角色毕竟不是学生,听人家课也不是直接吸取知识,而是看人家是怎么讲课的。这样就要根据讲课的内容和进程,把自己引人讲课教师的角色,使自己处于“教”的情境中。即“设身处地”地想:这课要是由我来教该怎样上?进入教师角色,就是要从学情出发,根据授课内容进行设计设想。同讲课教师的教法进行比较进入教师角色要避免两种态度:一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冷眼旁观,看不到长处,不理解讲课者的良苦用心;二是低格调地同情、理解,对讲课者的某些失当做法,也觉得理所当然,看不到短处。3.以“指导者”角色来听课听课者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教师,如果从指导者的角度去听课,那么就能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去审视教学者的授课行为。站在指导者的角度,就能居于学术的高度运用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作出分析与判断,既能抓住任教者每一丝启发性思想的闪光、独特的风格和长处,又能准确地发现不足。站在指导者的角度,就能对课堂教学细心观察,敏锐地发现优点,以便评课时及时给予肯定、指导和扶植;站在指导者的角度,就能对课堂教学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改进和提高的设想,做好指导性评议。4.以“管理者”角色来听课听课者如果将自己置于管理者的角度,就能统观全面,就某一教师的讲课实际,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典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为学校的决策提供依据,并能从系统教学的高度有的放矢地向全体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进入这种角色,要求昕课者首先要统观全面,居高临下,身在某一具体课堂上,通过某一教师的实际讲课,抓住那些富有典型性的东西,以此作为学校决策的依据,并从教学系统的高度有的放矢地向教师提出发扬、改进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其次,要根据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对教师的工作态度、责任心乃至业务水平等诸方面作出分析,为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和提高业务水平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