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
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企业利润是指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用公式表示:
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企业利润的增加(或降低)是否意味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或降低),必须具体分析:
1、在生产成本(即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的增加(降低)意味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且二者的增幅幅度(下降幅度)是一致的。
2、若利润总量不变,生产成本增加(降低)则意味着经济效益降低(或提高)降幅幅度(提高)一致。
3、若成本与利润同幅增加(降低),则经济效益不变。
4、成本增加幅度(或降低幅度)超过利润的增加幅度,则经济效益下降(提高)。
由此可见,企业利润的增加(降低),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降低)。
二、公司利润分配原则
1、依法分配原则
企业利润分配的对象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净利润,这些利润是企业的权益,企业有权自主分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利润分配的基本原则、一般次序和重大比例也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利润分配的有序进行,维护企业和所有者、债权人以及职工的合法权益,促使企业增加积累,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国家有关利润分配的法律和法规主要有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企业在利润分配中必须切实执行上述法律、法规。利润分配在企业内部属于重大事项,企业的章程必须在不违背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对本企业利润分配的原则、方法、决策程序等内容作出具体而又明确的规定,企业在利润分配中也必须按规定办事。
2、资本保全原则
资本保全是责任有限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性原则之一,企业在分配中不能侵蚀资本。利润的分配是对经营中资本增值额的分配,不是对资本金的返还。按照这一原则,一般情况下,企业如果存在尚未弥补的亏损,应首先弥补亏损,再进行其他分配。
3、充分保护债权人利益原则
债权人的利益按照风险承担的顺序及其合同契约的规定,企业必须在利润分配之前偿清所有债权人到期的债务,否则不能进行利润分配。同时,在利润分配之后,企业还应保持一定的偿债能力,以免产生财务危机,危及企业生存。此外,企业在与债权人签订某些长期债务契约的情况下,其利润分配政策还应征得债权人的同意或审核方能执行。
4、多方及长短期利益兼顾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