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是:
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资本主义是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在西方政治学中,“民主”涵盖了从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到现代代议制的“间接民主”等多种民主形式。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民主化是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西式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基本贯穿了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和政治实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其发展到了比较完善的地步,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两院制、三权分立等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的表现形式,这也使得西式民主政治发展深深地烙上了资本主义的本性。
作为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独特理论表达及其表现形式的西式民主话语体系,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它不仅隐匿了西式民主的资本主义本性,而且给自己披上了“普世性”的外衣,显得格外的强势和喧嚣。
扩展资料: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民主话语权的掌控。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西式民主话语体系的科学化逻辑。二战以后,受行为主义科学发展的影响,政治学的研究也带上了行为主义的倾向,并逐步成为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主流之一。行为主义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学家努力使政治学科学化的结果。
西式民主话语体系的“普世化”倾向。在马克思看来,民主是普遍与特殊的真正统一。各个国家和民族,由于历史背景、发展阶段、阶级属性等不同,其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有着很大甚至根本的差异;同样,不同性质的民主也可能有相同的外在表现形式。
西式民主话语体系的“霸权化”逻辑。从本质上说,西式民主话语体系是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独特理论表达及其表现形式。
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西式民主,从来就是富人的政治游戏和政治梦想。但凭借西方国家的强大实力和强势话语体系的包装与建构,西式民主的话语体系不仅隐匿了其资本主义的本性。
而且垄断性地控制和操纵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于民主的理解和追求,使西式民主带上了“普世性”的光环,并把西式民主的输出作为其控制世界的新战略,以达到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西化和分化等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隐匿的资本主义与喧嚣的民主话语
第一,私人垄断的发展加剧了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垄断资本代替了个别资本,迈出了资本关系社会化的第一步,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很高的程度,垄断资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追逐比一般资本高得多的垄断利润,而垄断利润的源泉仍然是剩余价值.它是建立在扩大对雇佣工人更加残酷剥削的基础上.这样必然进一步发展了生产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生产过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更加繁频的出现,造成社会生产力的破坏.
第二,私人垄断的发展不能消除个别企业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随着垄断组织不断扩大规模,要求对企业内部进行更加严密的组织管理,然而垄断代替了竞争,并不消除竞争,各个垄断组织为了追求高额垄断利润,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这就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生产陷入更加严重的无政府状态.
第三,私人垄断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性的矛盾更加尖锐化.垄断资本要求生产和资本都高度集中,一方面使生产社会化程度更高;另一方面使资本更加集中,形成垄断资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上以私人垄断资本代替私人资本,使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采取更为集中的私有制形式.这样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更加激烈的冲突.
第四,私人垄断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本主义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停滞趋势.这是因为:(1)既然靠垄断就可稳获高额利润,那么原来自由竞争作为促进生产和技术进步的动因,就在一定程度上削了.(2)为了维护垄断地位,垄断组织还会采取购买专利权和垄断的办法人为地压制和阻碍新技术的应用.(3)大量的向外输出资本,也造成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自身发展的相对缓慢和停滞.
私人垄断资本所暴露出来的局限性,表明私人垄断组织的形式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新的调整,以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扬弃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私人形式,由国家出面充当资本占有者和生产的调节者,但它本质上仍然是资产阶级私有制,是为垄断资本服务的,它不仅不能彻底消除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而且努力加强这一制度,这就决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他矛盾,相反地却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它进一步加强了技术进步的停滞趋势,造成生产力的巨大浪费. 技术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促进了科技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技术的停滞态势.因为在国家垄断条件下,新技术成果的选择、推广与应用,大都是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当新技术成果与垄断组织的近期利益发生矛盾时,资本家就会人为地排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国家对技术的开发大多是着眼于军事技术,民用生产部门技术进步滞后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提供的可能性,民用生产发展相对较慢.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现有生产能力大量闲置,相对人口过剩.在国家垄断条件下,“总资本家”即国家为追求资本主义社会总体生产力的发展,积极利用手中掌握的巨额资本支持各类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而在另一方面,却把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控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允许的范围内.虽然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收入政策,提高了雇佣劳动者的名义工资收入,但比起资产阶级大大增长的财富要低得多,差距更加扩大.生产相对过剩的两方面因素逐步积累起来,其结果就会形成经常性的产品积压,闭置设备,解雇工人、加剧生产能力闭置和相对人口过剩的矛盾,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
第二,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停滞.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对宏观经济进行积极调节的过程中,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
主要表现是: 因人为地采取财政赤字、 增发债券和信用膨胀政策,来扩大有效需求,一方面引起通货急剧增长率大幅度下降,致使西方国家在70年代中期开始步入“滞胀”的泥坑,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欲减少税收、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需求,解决经济停滞和失业等问题,就势必在高通货膨胀率和巨额财政赤字方面火上浇油;反之,想要控制货币发行量,减少财政赤字,制止通货膨胀,则难以刺激经济回升,实现充分就业.
可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作用 具有二重性, 即既有促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其根源在于它用以解决各种矛盾的方法.恰恰又是加刷矛盾、累积矛盾的手段.它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又带来了经济发展停滞趋势的另一面.它把生产资料日益集中于少数人的手中.造成了生产无限发展的趋势,而同时又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限制在资本主义范围之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