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方法论体系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即最高层次,是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或哲学基础,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这一根本方法,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层次是政治经济学的特殊研究方法,即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逻辑方法。马克思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马克思说的“抽象力”,就是指人脑的抽象思维能力。马克思说的这种运用抽象力分析经济形式的方法,就是逻辑方法。恩格斯认为,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有人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辩证逻辑方法。马克思的逻辑方法,是由一系列功能各异、相互联系的具体方法构成的方法论体系,包括抽象和具体、简单和复杂、整体和个体、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一般和特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逻辑和历史、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统一的分析方法等。其中,抽象和具体的辩证方法或科学抽象法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马克思的科学抽象方法,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这样两个辩证认识过程。它透过事物的错综复杂的具体现象和发展过程,经过科学分析揭示出内在本质联系,从而达到对具体整体的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马克思从纷繁复杂的资本主义经济现象中抽象出商品这个细胞形式,对商品的内在属性、外在形式做了周密的研究,然后逐步上升达到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整体认识。 第三层次是叙述方法,或说明方法,即建立科学范畴体系的方法,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马克思说:“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象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3~2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可见,由抽象范畴上升到具体范畴的过程,就是建立理论体系的过程。 总之,马克思研究经济学所采取的抽象分析方法,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最终做出反映经济现象本质的抽象规定。而《资本论》的叙述方法与上述思维的行程正好相反,它是由本质到现象,由内容到形式,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最终由抽象的规定再重新回到具体的综合。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是思维活动的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进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但是,前后两个“具体”的含义有着本质的差别,前一个具体“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后一个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