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地形因素导致诸多问题。我们现在经常说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说明这交通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看中国地图,我们就能发现,福建是典型的多山地、多丘陵,山的面积足足占了有百分之八十,这就导致了很多问题。
首先是耕地面积少,古代科技水平很低,人们主要就靠耕田种地来养活,福建的地形导致了其产粮低,而对行军打仗来说,后方的粮草供给十分重要,有时候甚至能决定战争的胜败,所以在这点上,福建几乎没什么优势。
其次是地形带来的交通问题,福建一面临海,三面环山,和其它省份难以做到及时沟通和交换情报,打仗时还要穿山越岭,是很不现实的,粮食的运输也是个大问题。
顺带说一下,古代的海上战争很少,几乎屈指可数,因为水上打仗要耗费的财力物力都大于陆地打仗,所以对长期盘踞在内陆的王朝来说,主要还是靠内陆。
第二:这是由古代王朝的特性所决定的。纵观古代史,都城都是在中原地区,比如西安、南京、开封、洛阳等,基本都是占据全国中心,或是在地势可攻可守的绝佳场所,能开拓大交通,引导人流,进一步促进经济流通。
对于王朝来说,打仗是抢夺地盘,首先要抢的就是像王都这样的区域,像福建等偏僻之地都是排末尾的,中国地域辽阔,福建不在中心区域,打仗时也就不处于主要的交通要塞,行军一般不会经过这里,自然就不用对它上心了。
第三:出于实际的经济考虑。福建的地形决定了它的命运,在战争最激烈的朝代,中原地区才是香饽饽,打起仗来也比较省力,而要想征服福建,则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这对那些领导者来说,自然是十分不合算。
因此根据地形、战略等方面来看,福建才成为了古代兵家不争之地,这也是为什么福建在古代甚至被当作蛮荒之地的原因。
在古代,由于福建的地理位置由于过于偏僻,往往是在中原王朝的最边缘地方。因此,人们对于这个边远地方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就像古代的交趾等地,也从来不参与到中原的争霸中来,这就导致它成为了“兵家不争之地”。
因为福建在古代就属于蛮夷之地,有瘴气,不适合居住,旁边还是个海,对于兵家来说,就算争过来也没什么用。
福建可以说在唐宋的时候还是属于蛮夷之地。那个地方既没有什么文化积淀,也没有战略意义,反而属于烟瘴之地流放犯人的地方,所以兵家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