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面积水泥砂浆地坪质量问题,分析以下几种原因及防治方法: 水泥砂浆地坪起砂的原因分析: 原因之一,砂浆稠度过大(即水灰比过大),大灰比越大,水泥砂浆强度越低。所以在施工时用水量过 多,将大大降低面层砂浆强度,人在上面走动后表面就会出现松散的水泥灰。水灰比一般在0.2~0.25之间,而实际施工水灰比都大于0.25,因为水灰比小于0.25的水泥砂浆在施工时难度较大一些。 原因之二,工序安排不适当,以及底层过干或过湿等,造成地面压光过早或过迟,压光过早,水泥的水 化作用刚刚开始,凝胶尚未全部形成,游离水分还比较多,还会出现表面游浮水,并且还会扰动已经硬化表面,这样就大大降低面层强度和抗磨能力。 原因三,养护不当,水泥进入硬化阶段,水泥的水化作用还将继续,并且向水泥颗粒内部深入,水化作 用越深入水泥砂浆强度也不断提高,水泥在水化作用时由于缺少水分而影响水化作用,就会减缓硬化速甚至停止硬化,致使水泥砂浆脱水而影响强度和抗磨能力。 原因之四,成品保护不力,水泥地面砂浆强度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人走动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使地面 遭受摩擦导致起砂,水泥砂浆地坪或因受冻破坏粘结力,形成松散颗粒。 原因之五,原材料不合要求,水泥标号低,砂子粒径过细也会出现水泥砂浆面层起砂。 二、水泥砂浆地坪空鼓 原因之一,基层表面不干净或基层表面太光滑,在装饰施工过程中,一般是先顶棚、墙面后地坪,故而 在地坪施工时,基层表面有浮灰浆膜及其它建筑污物,尤其在室内粉刷的石灰砂浆,沾污在楼板上,极不容易清理干净,这些表面浮灰严重影响基层与面层之间的粘结力,基层表面太光滑,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捣成型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处理不够平整粗糙,导致基层与面层粘结力不足,致使面层空鼓。 原因之二,基层表面过于干燥或基层表面有积水,基层表面过于干燥铺设砂浆后,致使砂浆失水过快而 强度不高,再者基层表面过干,基层表面就会吸附一层粉层,这层粉层起到了面层与基层之间的隔离作用,致使基层与面层粘结不牢,致使空鼓。 原因之三,在施工水泥砂浆地坪时,一般会在基层表面上刷一层素水泥砂浆,操作时如刷浆时间过早, 所刷的水泥浆已风干硬化,不但没有增加粘结力,反而起到基层与面层之间的隔离作用,如用先撒干水泥用扫浆法施工,就会导致水泥浆湿干不均匀,湿的地方成为积水坑是造成水泥地坪空鼓的隐患之一。 原因之四,配合比不合理,搅拌不均匀。水灰比太大。一般地面的水泥砂浆配合比宜为1:2(水泥:砂子) 三、水泥砂浆地坪开裂的主要原因 地坪面积大,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收缩过大,具体原因如下: 原因之一,所用的水泥安定性差或刚出窑的热水泥,所用的水泥在凝结硬化时收缩量大,也就是说水泥 的干缩性大,在同一楼层中采用不同品种,或不同标号的水泥混杂使用,凝结硬化的时间以及凝结硬化时的收缩量不同而造成面层裂缝。 原因之二,是砂子粒径过细或含泥量过大,砂子粒径越细砂子表面积越大,吸附在砂子表面的水泥浆量 将随之增加,所以在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水泥砂浆的强度将减低,再者,砂子中含泥量过大,水泥砂浆中泥土在硬化脱水过程中体积将收缩,致使地坪表面裂开。 原因之三,养护不及时或不养护,水泥砂浆终凝后,水化作用还将继续,在温度高、空气干燥的季节里, 若不养护或养护不及时,地面更会产生干缩裂缝。 原因之四,水泥砂浆过稀或搅拌不均匀,导致砂浆的抗拉强度降低,则水泥砂浆整体面层一旦受之拉应 力,就会出现面层开裂现象。
扫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