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李白

如何评价李白
2024-11-16 23:44:4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李白-人物个性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玉壶吟》)他有时也发出轻蔑权贵的豪语,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但主要还是表现内心的高傲。而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他进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权贵的对立:“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古风》第三十九。并对因谄事帝王而窃据权位者的丑态极尽嘲讽之能事,如: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个艺术概括在李白诗歌中的意义,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在杜诗中一样重要。

李白在天宝末日益恶化的政治形势下,李白又把反权贵和广泛的社会批判联系起来。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既为屈死的贤士仗义抗争,也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轻蔑: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在《书情赠蔡舍人雄》、《古风》第五十一、《登高丘望远海》等诗中,李白甚至借古讽今,对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锐的斥责。总之,可以说他把唐诗中反权贵的主题发挥到了淋漓酣畅的地步。任华说李白“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杂言寄李白》),这种在权贵面前毫不屈服、为维护自我尊严而勇于反抗的意识,是魏晋以来重视个人价值和重气骨传统的重要内容,李白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秀传统而成为诗坛巨星的。

李白的诗歌充满热烈的人生之恋。他的诗往往于旷放中洋溢着童真般的情趣,如:“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生活如同馥郁的浓酒使诗人心醉,这当然不是说生活中没有悲哀和痛苦,但诗人的乐观精神足以使他超越和战胜忧患意识,所谓“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襄阳曲》之四),就是他旷达心态的写照。

他永不安于寂寞和孤独,如《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只有充溢着生命活力的诗人才能发出如此的奇思妙想。他有一首《短歌行》,诗中构想道:“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颓光。”这里没有嗟老叹卑的哀惋,却用“劝酒”的天真想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这些诗篇以其纯真的情趣,感召着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没了的美好的人性,并因此而获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在《日出入行》诗中说:“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又说:“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具有英风豪气,又追求单纯高洁的心境,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两大类型: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运动的美,在壮美的意境中抒发豪情壮思;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纤尘不染的天真情怀。例如他笔下的黄河、长江,奔腾咆哮,一泻千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他笔下的山峰高耸峻拔,峥嵘奇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

李白将进酒同时,李白又写了许多具有晶莹透剔的优美意境的山水诗。例如“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寻阳送弟昌岠鄱阳司马作》);“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山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西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等。这些诗以明朗纯净取胜。李白的山水诗与其说是对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绘,不如说是按诗人个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图景。他只求把握整体的气势或氛围,凭倏来飙起的感兴泼墨写意,而略去具体的细节,甚至连观照景物的视觉转移的顺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李白的山水诗又是无往而不抒情的,他善于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绪渗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势和“情”的特征之间有着“同构互感”的微妙的呼应关系。例如《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诗中的“浮云”、“落日”,既是眼前景,又是古诗中有着特定情感内容的比兴意象,意谓游子一去如浮云飘泊无止,故人惜别又似落日依依,缘情布景而不留凿痕。又如“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首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和时辰,又用“云”和“雁”的意象喻指离别和远行。此外如“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游南阳清泠泉》)等等。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还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情美。这里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如《子夜吴歌》其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有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如《秋浦歌》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所有这些诗篇,都无不是以理想的光轮使日常生活题材焕发出诗意的丰采。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用他的双脚和诗笔丰富了大唐的山水他的大笔横扫,狂飙突进,于是,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在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在诗里,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回答2:

李白的作品,在我看来很浪漫。也不好说评价好与坏,我也只能说说,他的作品,自己的一些小小看法。有人说字如其人,李白是诗如其人,诗浪漫,人也浪漫。

李白这人的浪漫完完全全体现在他的诗里,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语言奇妙,清新飘逸。真的是令人读起来很顺溜,很有感觉了。他的诗和他人简直一模一样,都是浪漫的。

他在写诗的时候喜欢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写感情,还喜欢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完美世界。

有的诗句可能只是有感而发,但是胜过时间太多凡夫俗子的苦思冥想了。如那《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个是我高中课本里的诗,说实话,第一次读感到有些震撼,有点不好意思和同学,被诗给震撼了,感觉怪奇怪的,但是这是李白啊,李白的诗就是有这种独特魅力,他的广阔情怀藏在诗里,诗里的浪漫情怀实在是旁人诗里难以带给我的。

他并不一路顺畅,也有人生坎坷磨难,但是他总是会一笑了之,看淡金钱,浪漫情怀不会因人生烦恼而减少。我感觉,读李白的诗可以懂得很多,也可以让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

但是有的时候,我也有些小小可惜,现在有些孩子只喜欢王者里的李白的什么什么技能,却不是太了解诗仙李白,真的是怪可惜的……

回答3:

在大唐多若满天繁星的诗人中,李白是唯一被人们誉为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传奇的一生,豪放飘逸的诗风,确实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使我们一说起李白,就可以想见一个飘然不群的诗仙形象。 其实自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起,李白的形象就定型了。然而这种定型化了的诗仙形象。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句话形容的便是李太白的剑术,除了诗句为证,还有名人贺知章称其为“谪仙”。李太白剑仙的称呼,是后来被人们改造过的,叫剑仙更能凸显李太白仙气飘飘的气质。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拓展资料

一、代表作品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回答4:

回答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思考了很久,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评价某一个诗人的诗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换成李白,却是迟迟下不了笔。可能是因为才疏学浅,无论从技法、辞藻、哲理意蕴任何一个角度,我都无法对他的诗做出一个恰当的评价。

作为一个资质平平的中文系学生,我说不出来像余光中一样的: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也写不出和杜甫一样的句子: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我能想到如何评价李白的诗的办法,就是读,反复的读,读过几遍之后,如何评价也就自在心中了。

在我看来,诗最重要的不是技法多高超,辞藻多华丽,能给读者带来多么深的启发。于诗,最重要的是气。词句是诗的骨肉,气则是诗的灵魂。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原因就在于它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李白说侠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廖廖几笔,竟将人们心中的侠客形象勾勒的淋漓尽致。李白说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只此一句,其他诗人描写的瀑布在气势上就输了三分。李白说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没有那么多象征孤独的意象来堆砌孤独,我就是孤独本身。

可以相当肯定的说,李白诗中的气,是任何一个诗人都无法超越的。别的诗人写诗写意,李白写诗写气,这大概就是人与仙的差别了。

回答5:

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迈,清新飘逸,大气磅礴,气势十足。
也许大家只知道李白因为写诗写得好,而被人们尊称为“诗仙”,不知道又有多少人知道李白除了会写诗,有一个诗仙的称号外,他还会剑术,并且还有一个剑仙的称号呢!说李太白是文人骚客,倒不如说他是一个江湖术士来得更加贴切。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句话形容的便是李太白的剑术,除了诗句为证,还有名人贺知章称其为“谪仙”。李太白剑仙的称呼,是后来被人们改造过的,叫剑仙更能凸显李太白仙气飘飘的气质。
李太白不是一个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相反的是,他为了国家大事操碎了心。但是由于他的性格并不适合尔虞我诈的官场,再加上朝中奸臣当道,他的才能无用武之地,他只好选择隐退。
历代文人对李白的诗歌成就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李白生前就有诗名。
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赞其“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杜甫在《春日忆李白》诗中写道:“白诗也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杜甫称李白诗作清新、俊逸、飘纵不同一般,诗坛中无人可与匹敌。
贺知章誉之为“谪仙”(《本事诗》)。
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