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会接受招安?

2024-11-22 21:17:4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宋江表现出来的与其说是猥琐,不如说是谨慎,是一种对梁山上的弟兄们负责的态度。包括他一直讲的要给弟兄们寻一个好的归宿,也包括他继任梁山寨主的时候说一定要把晁盖的坟墓搬到东京让后人祭典,甚至也包括他在临死前让李逵喝毒酒。仔细看就不难发现,他始终在保全一个东西,那就是弟兄们的“贞节”。 首先要注意一个事情,就是从宋朝开始,造反没有合法性了。之前所有的造反都围绕着一个理论基础来建构自身的合法性,但是这个基础在北宋的时候收到质疑了。这就是革命。在北宋之前,君为桀纣,则臣不妨为汤武,这是合法的。到了北宋,这个说法收到了很严重的质疑,几乎不能成立了。北宋不少人就问过,既然是为了存天下,那么殷商并不是没有贤人君子了,微子,箕子都是。如果周武王真的只是想救民于水火,那么为什么不在攻克朝歌之后废黜帝辛,而选立宗室之贤呢?北宋开始有这种怀疑,到了朱子,基本上就确立下来了,即使君失其道,臣子能做的也只有择其贤者而立,不能取而代之。这种理论发挥到极致,就是明太祖。明太祖删过孟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删的就是这一节,就是要强调无论如何,臣子不能取其君而代之。 这种观念在整个宋朝是非常深入人心的,所以,如果你造反,也只能选择反贪官不反皇帝的立场,而不能直接取而代之。所以说,在宋朝以下,除了外族入侵,是没有办法实现改朝换代的革命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蒙古,就轮不到老朱家;如果没有满清,如果没有清末的反满浪潮,革命也是无法实现的,最多也只能是君主立宪。 在这种理论支持下的宋朝,可以说,除了接受招安,造反是没有任何出路的。这就是宋江面临的时代背景,他如果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象李逵说的那样,杀进东京,夺了鸟位,那么这个社会就乱了。原因很简单,既然你可以造反夺别人的鸟位,别人为什么不能造反夺了你的鸟位呢?这样就成不断革命了。 其次,宋江应该能看得出来,群众造反运动放开来容易收起来难。当初大家被逼上梁山,都是迫不得已的,但是也有混水摸鱼的流氓无产者,李逵就是最典型的这种机会主义者。在上山聚义后,大家都找到了一个安身之处,基本的生存问题可以说是已经解决了,但同时上山的理由也就已经用完了。上山之前可以说是被逼的,那么上山之后呢,下一步该干什么?靠打家劫舍支撑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肯定是无以为继的,是不能持续发展的。革命根据地都需要搞发动群众的工作,靠这个支撑显然是团结不了最大多数的群众的,也不能代表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革命的过程是破坏,但是革命必须以重建秩序为目的。如果说一个革命以单纯恶破坏为目的,那么这个革命就走不了多远了。 而且,别人可以不考虑,宋江却不能不考虑一个问题,就是人都有老的一天,年轻的时候可以打家劫舍过日子,老了怎么办呢?总不能那么多人一辈子都在梁山上生老病死,搞成一个飞地吧?总是要找一个出路的。这就是宋江一直说要给大家都找一个好的归宿的原因。 其三,基本上说,北宋到了仁宗时期,名节的观念就已经越来越重了。三大淫妇犯了的就是这个问题。女人看重名节,男人当然也看重名节。逼上梁山逼上梁山,说的就是逼,如果不是被逼,他们是不会上梁山的。一个人失身事小,失节事大,怎么说也不能背上不忠不孝的罪名。如果背上这个罪名,那就永世不得翻身,就是被千人唾万人骂的。造反,当了贼,反了社会,就已经不忠不孝了。即使你有一万条理由,落草为寇也是不忠不孝。而朝廷方面,整个宋朝对造反采取的都是相对来说比较温和的态度,即使围剿,也不是要彻底杀光杀绝,而是始终强调人是可以教化的,强调在人民群众走上造反道路时官府老爷们恶责任,所以一直对愿意归正的造反者采取比较宽大的措施。基本上来说,除了首犯必须明正典刑之外,其余的从犯还可以经过官府的体检等手续正式成为官军,没被挑中的人则可以得到一笔遣散费,回到地方上继续做自己的老百姓。所以宋朝有句著名的民谚,就是“若要做大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所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受招安并不能算是一个很坏的选择。 再一个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了,梁山好汉里,有大量的被骗上山的(徐宁)、赚上山的(卢俊义)、召上山的(萧让),他们当初之所以愿意暂时栖身梁山,都是以宋江承诺的将来受了招安建功立业封爵受官为前提的,而且这些人都是梁山真正能够克敌制胜的主力,宋江必须兑现自己的诺言,否则他们总有一天是要出走的。 在这些条件的制约之下,宋江的选择其实并不愚蠢,而且恰恰相反,是最为理性也最具可行性的选择。

回答2:

1、宋朝的社会观念,根深蒂固的忠义思想,更何况宋江曾为官吏 即便是死也要忠义之名 流芳千古

 2、梁山有一部分人曾为官吏、曾为良民 属于迫不得已上梁山 与那些本身的土匪、浪荡之人不同 不想一辈子为绿林人 宋江很理解这些人

回答3:

为了当官、报效朝廷、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