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的“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流域和三江平原的广大荒芜地区。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荒野茫茫,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沼泽遍布,林间野兽出没,低空百鸟飞翔。“棒打豹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曾是这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这片荒原宝贵的资源之一是土地,是历经千百年之后形成的厚厚的腐殖质,即肥沃的黑土层,这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10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这里是全球三大黑土区之一,占全球黑土区总面积的1/5。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的开垦,使北大荒成为年产70亿千克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其中,大豆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7%,玉米产量占全国的53%,在我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也是“北大荒”又名“北大仓”的原因所在。
然而现在,“北大仓”面临的尴尬就是其所能骄傲与自豪的黑土地已越来越少。据资料表明,目前黑土区耕地表层有机质含量已经下降到2.5%~6.5%之间,与开垦初期的11.8%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由于过度开荒,这里的原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大自然无情地向人们开出了巨额“罚单”──水土流失、江河泛滥、风蚀沙化、气候异常、旱涝频繁、粮食减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