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移动版(Mobile),移动平台的标准电压版本(如i7 4600M)
XM/MX极致性能移动版(也叫移动至尊版)代表旗舰级别型号(如i7 3940XM,第四代Core i系列更名为MX后缀,如i7 4930MX)
QM/MQ四核移动版(Quad),顾名思义为四核心的标记(如i7 3610QM,第四代Core i系列更名为MQ后缀,如i7 4700MQ)
HQ四核移动版(支持vPro),从第四代Core i才有的新命名,H这个命名比较坑,原则上H代表Iris核心显卡,并且支持vPro和TSX-NI指令集,
但是实际上47xxHQ不支持这两个指令集,另外4700HQ也并不是Iris核心显卡,所以要视情况而定,另外H封装是BGA,不可更换的
LM低电压移动版(Low power),TDP会比标准电压低一些,频率也低一些,第一代Core i移动版使用的后缀(如i7 620LM)
UM超低电压移动版(Ultra-Low power),TDP更低一些,频率非常低,第一代Core i移动版使用的后缀(如i7 620UM)
9M低电压移动版(Low power),TDP会比标准电压低一些,频率也低一些;这个比较特殊,貌似只有第二代Core i系列才使用(如i7 2629M)
7M/U超低电压移动版(多用于超极本),TDP很低(第2、3代Core i为17W,第4代为15W),其中7M为第二代Core i的标示(如i7 2617M)
Y超低电压移动版(多用于平板电脑/混合本),TDP非常低(3代为13W或更低,4代为11.5W或更低),当然性能也很惨(如i7 4610Y)
E/EQ嵌入式(Embedded),是嵌入式系统用的,简单来说就是工控用的(如i5 2510E、i7 4700EQ)
尾数为2移动低功耗版本,通常出现在四核心的i7系列,TDP比标准版略低(如i7 3612QM)(也有例外,比如i3 2312M和i3 2310M的区别仅在于封装形式)
尾数为5核显增强版,尾数为5和为0的标准版区别通常在于核显型号和性能的区别,尾数为5的核心显卡性能略强(如i7 3615QM)
U代表低电压,散热功耗为15W,主要用于超极本和轻薄本;
Y代表超低电压,散热功耗为10W,这种处理器主要用于二合一的产品;
H代表的是BGA封装,也就是焊接到主板上的,没法自由更换,但是不代表性能一定就是低的;
M代表的是标准电压产品,每一代的散热功耗可能都不一样,但一般都是在30W以上,是市面上主流的产品;
Q代表的是四核,不过在笔记本的i7系列不一定是四核,也有一些属于低电压或者超低电压的双核四线程的产品;
X代表的是旗舰级,基本都是四核心八线程产品,这类CPU大多数应用在游戏本或者专业本上。
此外,这些字母可以自由进行组合,常见的是HQ、MQ、XM等。具体含义如下:
HQ代表的是直接焊接在主板上的四核处理器,无法更换,主要用于一些高端的游戏本;
MQ代表的是BGA封装的四核处理器,和桌面处理器一样卡在CPU插槽中,CPU可自行拆卸、更换;
XM系列代表的是旗舰级移动版四核处理器,基本上只有顶级游戏笔记本会采用,同时也能更换。此类cpu性能强大,同时在散热和供电允许的情况下可无限制超频。
U代表低电压,
M代表可移动,
H代表镶嵌式高频率,
L和S均代表低频低功耗,其中S不对市场销售,只提供给品牌厂商,
Q代表4核,
X代表6核,
K代表自由超频
通常情况下,Intel在笔记本处理器上共有U、Y、H、M、Q和X这几种分类。具体含义如下:
U代表低电压,散热功耗为15W,主要用于超极本和轻薄本;
Y代表超低电压,散热功耗为10W,这种处理器主要用于二合一的产品;
H代表的是BGA封装,也就是焊接到主板上的,没法自由更换,但是不代表性能一定就是低的;
M代表的是标准电压产品,每一代的散热功耗可能都不一样,但一般都是在30W以上,是市面上主流的产品;
Q代表的是四核,不过在笔记本的i7系列不一定是四核,也有一些属于低电压或者超低电压的双核四线程的产品;
X代表的是旗舰级,基本都是四核心八线程产品,这类CPU大多数应用在游戏本或者专业本上。
此外,这些字母可以自由进行组合,常见的是HQ、MQ、XM等。具体含义如下:
HQ代表的是直接焊接在主板上的四核处理器,无法更换,主要用于一些高端的游戏本;
MQ代表的是BGA封装的四核处理器,和桌面处理器一样卡在CPU插槽中,CPU可自行拆卸、更换;
XM系列代表的是旗舰级移动版四核处理器,基本上只有顶级游戏笔记本会采用,同时也能更换。此类cpu性能强大,同时在散热和供电允许的情况下可无限制超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