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抓良好的学习习惯】1、抓学习目的的教育。为什么要学习?一年级孩子是不太清楚的。他们学习多为父母,为老师。家长要向孩子反复讲清学习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有什么用处,要在孩子的头脑中生根、开花、结果,这样才能不断的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在小时侯他的妈妈每天给他讲故事,有一天,他问妈妈这些故事是哪来的?他妈妈告诉他是人写的,他就问妈妈,我能不能写故事?他妈妈告诉他,可以呀。他说,我也写吧,不会的字怎么办?他妈妈说,我帮你!你说我写。就这样,他说妈妈写,一直坚持下来,后来就写成了一本故事,还出版了。这个孩子的写作兴趣就这样培养起来了。所以,家长要做有心人,要抓住时机,孩子有趣是事情等方面。 2、抓学习态度的教育。要使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孩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热爱学习,百学不厌。 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求知欲,来源于儿童内心的积极要求。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就是使孩子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心理要求。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家长可以从多方面去启发诱导。比如给孩子讲名人伟人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故事,通过讲故事,使孩子思想感情上受到陶冶。或者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上学读书。家长对孩子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可以多角度来着眼。比如说语文科的学习,帮助孩子明确学习语文是为了掌握语言文字的交流工具,培养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为学好各门功课打下基础。只有让孩子真正知道学好语文有多么重要,他们才能努力学好它。其它功课也是同样的道理。 3、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一个人受益终身,可是一种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孩子能自己去养成的。孩子的天性是“玩”,“对于他们来说是比学习更具吸引力的”。因此,孩子会常常出现为了玩而不做作业,或边玩边做作业的现象。这些都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家长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和孩子好好谈谈心,指出孩子这些不良的行为,让孩子明白这样有多么不好。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订出几条要求。这样还不行,家长还必须花较长的时间做一个尽职的督促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孩子适应了新的环境,明确了学习目的,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的小学生活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开始。习惯的养成至少要一个月,但是如果没有养成,那就要继续,千万不能半途尔费。 4、学习要知难而进。孩子往往对感兴趣的东西爱学,对不感兴趣或有困难的东西不爱学。要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泄气,要鼓励孩子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具有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5、抓定时、定点学习。家长应与孩子共同制订时间表。如,早晨八点起床,晚上十点入睡,早晨要适当锻炼身体。时间表一经制订,就要严格执行,使孩子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家长对低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要从“强制”入手。小学生学习习惯从入学起抓。儿童心理可塑性较大,只要合理培养,就可以抓好,关键在于坚持。6、劳动习惯。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它是人们生存的需要,也是谋生的手段。为此,要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本领,逐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一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二是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扫地、檫桌子、自己端饭、打水、洗手帕、洗袜子等。;三是积极参加集体劳动。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比如扫地、擦桌子等。 7、卫生和生活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的习惯,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学会自己穿、脱衣服,摆放整齐,并会背好书包。勤洗手,洗澡,理发等。8、文明的习惯。培养孩子举止文明,待人有礼貌,学会“十字”文明用语,不说粗话、脏话,不叫别人绰号,打招呼懂得老少辈数;说话要和气,不高声叫喊;学会礼貌待人,要主动与别人打招呼,问好,与老师或家长说话要声音响亮,目光正视对方;待人要真诚,热情接待来家客人;父母长辈谈话时不插话,不打断别人的谈话;做游戏时能遵守游戏规则,与伙伴有合作意识,有不同意见可以正面提出,不打架,不自私;不影响别人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乘车主动让座等;遵守公共规则,不随地吐痰,扔纸屑,上下楼靠右走;学会站队和排队行走,知道在队列中不乱走,放学后等待家长接再离开队伍。文明玩耍,爱护公共财产,学校、社区的等地方的公物、绿化带,不在墙上乱画,爱护门窗等的教育,家长要重视。 9、有爱心做到心中有他人,懂得尊重、谦让、帮助别人。要尊重生理上有缺陷的人。10、有自信心,遇到困难不低头,先想办法解决。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寻求老师和家长、朋友的帮助。生活态度乐观、不哭闹。11、有明辨非的能力,能分清好坏事,培养正义感。12、认识人民币,同时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不要随便给孩子零花钱,教给孩子学会理财。 以上讲的这些习惯一定要抓细,具体,要经常抓,抓经
课前做好准备,自觉检查课本、课堂练习本、作业本及必需的文具是否都准备齐全。认真接受老师指导,专心致志地参与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勤于发言,勇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争论,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发言时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