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修作业

2024-11-28 20:58:5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人生的转折与环境的适应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新生走入一个新环境后普遍存在的对现实的种种问题,着重从本质上剖析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指引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困惑,目标迷失,学习迷失,独立性,依赖性。
大学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学生成长和成材的重要阶段。我们从高中进入大学,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面临着重大的转折。处在人生转折点的上的大一新生,在十几年为之奋斗的大学梦想实现后,人生目标正处于“真空”,理想信念淡薄,这个时候最容易产生迷惘、困惑、郁闷等消极心态。这种现象也反映出大学生在人生转折点上的时候对人生目标的强烈追求,所以在这个时候重新认识自我,调节自己是至关重要的。
刚入大学的第一年,大家在心理上一般都要经历从兴奋到失衡然后调整到平稳这样三个时期。入学最初 2~3 个月为兴奋期。心里总会充满成为大学生的自豪、得意,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的新奇和兴奋的情绪状态。然而,随着对环境及大学生活的熟悉和习惯学生有可能会处于心理失衡的状态,有时可能会感到失望、失宠。新鲜感过去,看看现实中的大学生活并非像自己想象中的大学那样美好。一些同学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中学时代的光彩不复存在,昔日的焦点成为今日平凡的一员。许多同学出现了友情匮乏的失落感,由于缺乏知心的新朋友而思念老朋友。但随着时间的冲淡经过不断的自我心理调整和对环境的适应,找到新的心理支点,达到新的心理平衡。
与这期间心理变化相伴的是思想观念上的困惑和不解,如:目标迷失、学习迷失、价值迷失和生活迷失等。目标迷失,高中毕业以前我们都是以考上理想大学为唯一目标,然而终于迈入大学达成目标后,对于新的目标尚未确定,感到未来遥远,心里会感到迷茫恐慌,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怎么完成大学生后,于是出现了目标迷失的过程;所谓学习迷失就是指大学的学习环境与初、高中有很大的差异,无论是管理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突然觉得不知道如何读书、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利用图书馆、如何与新同学相处,如何与老师接触。过去在初高中学习上得心应手的同学有可能突然找不到那种感觉了,有的同学也许感到自己一下子成了一个不受人管束,完全可以自己支配自己的时间、空间和精力的“自由人”,感到自己一下子长大了。但有时又怀疑自己的独立能力,想依赖或依靠某一个人却依靠不上,产生一种无助感;价值迷失是指对上大学究竟为为什么,上大学究竟学什么的思考与得不到明确的答案时的迷惘;生活迷失是指对新的学习环境的不适应,在新的群体中不知道自己的定位,难以对自己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迈过这些困惑和不解走向心里的平衡和适应呢?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一、心态上调整自我评价标准
高中时是班上尖子,进入大学却不再那么优秀。随着你所步入群体的优秀度提高,大学这个比较优秀的群体中,你就会处于相对平庸的状态,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只盯着自己的位置,应看看身边环境的变化,相信身处一个优秀大环境里的我,同样是很优秀的。另外,大学里多元价值的评价体系,又与高中“只以成绩论高低”的标准不同,除了看成绩,还看组织、交际、动手等能力,对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这可能也会对大学新生的自我判断产生影响。我们应该积极调整心态。
二、学习上应培养兴趣知道学什么
大学里,老师们更多是传授学习方法,把学生引进门,教学生分析、归纳、推导的思维,而不会像高中那般细致、深入地讲解内容,学生要获取更多知识就必须靠自己去做。学生通过图书馆、实验室、课外活动和竞赛、社团活动,都能获得知识、锻炼自己。
要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一方面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进入大学想干什么,结合专业能力和兴趣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是怎么学,这就涉及到学习动力的问题。老师教得好固然重要,但学生有动力学才可能会通过阅读、实践来增强知识和能力。
三、人际上融入社会学会沟通
告别高中熟悉的生活圈子里,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五湖四海的不同学子,不少大一新生可能会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
有的新生以前没有住过校,或者接触的都是同乡人,现在面临全国或全省各地、不同生活习性和语言的同学,确实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时我们应学会敞开心怀包容他人,别自我禁锢,懂得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怎么对待你的处事原则。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会更快地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并适应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