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形势赋予农村基层党组织新使命和新任务,也提出了新要求,突出表现在以下五大考验。
一、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考验基层党组织促进农村发展能力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加快,农民群众的从业类型、从业地点、从业方式呈现多元化,不少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经济工作时,必须从行政命令为主的领导方式,向以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维护市场秩序、健全配套服务为主的方式转变;从只抓传统农业向善于抓农业、工业、服务业、城镇建设等转变,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考验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
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道路不通、通讯不畅、信息不灵、卫生不良等,可谓“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娱乐基本没有”。广大农民群众渴望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如解决行路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和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五难一保”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能否得到改善,不仅影响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克服“等、靠、要”思想,加快发展步伐,增强为民办事能力。
三、社会转型产生的各种矛盾,考验基层党组织处理社会矛盾能力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利益的调整,引发了农村社会诸多矛盾,如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权益、利益分配、干部腐败等引发的纠纷、上访时有发生,有的甚至上升为群体性事件,不仅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积极探索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才能维护好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四、相对落后的农村文化,考验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文明新风尚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有了明显加强,农民的精神面貌和农村社会风尚有了明显改观。但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从总体上看,当前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还比较低,落后的价值观、乡风民俗、生活方式制约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制约着农村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培育有自立意识、有合作精神、有法制观念、有创业本领的“四有”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引领农村文明新风尚的能力,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远离赌毒。
五、农民法制意识的提升,考验农村基层党组织依法办事能力
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简单粗暴、行政命令等家长式的工作方法,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他们不仅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且要求更多参与村里重大事务的决策以维护自身权益。当他们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利益诉求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实现时,往往采用越级上访甚至更为激烈的行为维护自己或群体的权益。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办事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大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夯实基层党组织的基础
二、努力提高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实现好为人民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