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与症状
本病多发于鱼的鳍条边缘,使其残缺不全,甚或根部肌肉变色发红发紫。有时每根鳍条软骨间结缔组织会裂开,有时尾鳍呈扫帚状,严重时整个尾鳍会烂掉。本病发病率很高,特别是当水质恶化时,本病的发生几率非常大。
无论当年鱼还是多年鱼都会发生本病,以大鱼较为常见,且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夏季的死亡率较高,水温低时,整个尾鳍烂掉,失去观赏价值。全国各地都可以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
用1%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涂抹鳍条破裂处,反复涂抹多次。再用呋喃西林全池泼洒。
也可用碘、土霉素适量浓度溶液浸泡鱼体30分钟,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