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2024-11-01 15:19:2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在闻一多先生的著作《端午考》中讲述端午节的发源时间要早于战国之前,而发源民族就是当时的吴越民族(也就是现在江苏、浙江一带),而端午节就是为了吴越人为了纪念自己的“龙图腾”,所以才会有划龙舟等一系列和龙相关的习俗活动,而吃粽子的习俗其实和吴越人没有什么关系,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其实对于端午的由来一直都是没有特别确切的时间,有很多的版本,就比如说刚才提到的“吴越起源说”,还有现在公认度最高的“屈原起源说”。“龙”是吴越民仔陪族的一种图腾,在最近出土的很多有关吴越民族的石器或者陶器中都表明了他们信奉的图腾是龙,所以吴越人也经常自称是龙的后代,而端午节就是他们用来祭拜自己的图腾的,所以才会有划龙舟这样的习俗存在。

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这些风俗习惯都被汉文化所吸收,汉族的人们也开始逐渐的过起了端午节,久而久之端午节就变成了全国范围念哪蠢内的节日。而“屈原说”就比较的普遍,人们对于这种猜测也更加的认可一些。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身边的一位大臣,屈原为了发展楚国想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但是这些改革动摇了那些统治阶层的利益,屈原也就这样被赶了出去。

在流放的时候屈原悲伤不已,写下了很多忧国忧民的诗词篇章。再后来的时候强大的秦军打败了楚国,正在流放的屈原听说了自己国家国都被攻破的消息悲痛欲绝,于是就直接投到汨罗河当中和自己的国家一起殉葬了,而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五日,所以人们约定俗成在这一天集体祭奠屈原。而吃粽子的习俗就是从这个时候开缓旁始盛行的,最初人们向河里投放饭团来喂食鱼儿,就是为了防止鱼儿撕咬屈原的尸首,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回答2:

来为怕饭团为蛟龙败猜迟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兆雀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察李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回答3: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直至今日,我们除了吃粽子,还会划龙舟,这烂散扮些掘庆传统节日活饥灶动一直影响着我们世世代代子子孙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