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校常出现以下现象: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拒绝回答;课 后老师找学生了解情况,学生不配合;学生遇见老师绕道走;学生不接受老师的批评,更有甚者,还当众辱骂、摩拳擦掌想打老师。于是,有的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素质越来越差,越来越不堪教育了。
我想老师之所以出现以上感慨,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学生缺乏了解,教育方法不当,没有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那么,怎样建立起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这首先是我们的老师要想一想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对症下药芦烂。
(一)放下架子,主动亲近学生。 主动性是人际交往的开始。过去,老师是尊严、权威、一贯正确的象征。老师成天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动辄居高临下地训斥学生,学生看见老师就象老鼠看见猫一样。往往当学生聊得热火朝天时,只要老师一出现,甚至听到他的脚步声,他们便立刻噤若寒蝉。要改变师生这种格格不入的关系,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主动亲近他们,在生活、学习上帮助他们,与他们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特别是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体贴,老师要用真诚去感召其良知,用激励去消除其自卑,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总之,你与学生接触次数越多,距离越近,对他们越和蔼、亲切,你就越可得到他们的爱戴和尊重。
(二)尊重、信任学生,满足他们自尊心的需要。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信任,他们的这种心理不仅仅是保护、发展他们自己的起码要求,也是促进他们不断进取的动力。因此,尊重、信任学生是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的根本要求。那么,怎样做到真正地尊重、信任学生呢?
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微小进步,给予学生中肯的表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微小进步,经常对学生进行中肯的表扬,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表扬不仅可赢得学生对你的信任、好感,而且还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其次,察正教师对学生要少加些指责、批评,多给予一点宽容。教师对学生批评要注意方法,对脾气暴躁、自制力差的学生,宜先找出其与所犯错误有联系的优点加以肯定、赞赏,在紧张气氛缓解后再加以批评;对性格内向、自卑心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用温和的语言进行批评;对性格温和、乐观大方的学生,批评可作“幽默”处理,使他们在善意的笑声猛醒,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性质。切忌与学生计较,粗暴地训斥学生,这样将导致学生疏远你、敌视你。
(三)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满足学生欣赏美的需要。美育能帮助中学生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身体健康的发展,形成坚毅乐观的性格。中学生崇尚美,需要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美。那么,败哗悔我们如何把美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使自己具有完美的讲台形象,即有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生动幽默的语言、有慈祥友善的态度、有渊博的知识和机敏的才能等。教师一旦具备了如此良好的形象,就能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受到美的熏陶,自觉地把教师当成心中的偶象。对学生是一种美的教育,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也使教师及他所教的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四)真诚地帮助学生,让学生在集体中表现自己。大多学生很想与老师交往,很想多得到教师一份关怀和帮助,但又都很拘谨、羞怯,不敢主动与老师接触。这就要求老师主动地去关心、帮助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消除自卑心理;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对待他人,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教师要善于启迪蒙昧的心灵,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在集体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座标。学生通过表现自己,得到了集体的承认,获得了自信。老师也因此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尊重,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自然形成了一种亲密融洽的关系。
总之,现在的学生感情丰富、自尊心强,需要得到老师的理解与尊重。老师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主动亲近他们,真诚地帮助他们,满足他们一些健康的心理需要,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