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
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也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个人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个人价值观具有隐蔽性
企业为了宣传和管理的需要,一般都会主动公开企业的价值观,并利用一切的场合和机会广而告之。相反,企业的员工一般不会主动袒露自己的价值观;也不会贸然去刻意了解别人的价值观。可能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人价值观属于个人的“隐私”,出于自我保护心理,除非组织有要求,员工不愿意表露出来;
第二、个人价值观已内化为一种潜意识,不容易在意识层面用语言文字表达清楚。只有在某种特定环境下(例如灾难)才会暴露出来。
个人价值观具有差异性
俗话说“一种米养千百种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其思想观念,也就是价值观。从价值观的不同取向可以衡量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品位。
个人价值观具有稳定性
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基本上要经历过一个“认知--自我评估--选择--强化--内化”的过程。一旦形成某种价值观,就难以改变, 呈相对稳定的状态。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成长到17岁时,心智基本发育成熟,世界观基本成型。也就是说,已形成基本稳定的价值观。
个人价值观具有可塑性
价值观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经历过一些事件后,都有可能发生改变。事实上,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其价值观体系不断构建和自我修正的过程。
教育与德育
教育的形式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德育只是教育的一方面,把个人的道德问题归咎于教育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把道德问题归咎于学校教育更是片面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道德行为的形成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不是靠学校教育决定的。
智育与德育并不同步,不是一个人学历越高、学的知识越多、掌握的技能越高超,它的道德素质就高,这是谬论。智育的提高为德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智育的程度也影响着德育的程度,但是个人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简单地把个人道德问题归咎于学校教育的失败是错误的,把掌握知识能力与提高道德素养看做是一对矛盾也是错误的。
德育与智育并不矛盾
知识技能提高了道德素养未必就同样提高了,道德素养提高了知识技能也不一定就提高了。题主把智育与德育看做一对矛盾是错误的,不能因为知识技能的提高没能促进个人道德素养的提高就放弃知识技能的教育。更不能因为个人素质道德的问题就否认学校的知识技能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相反学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学校教育要结合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共同提高个人的素质教育,而不是放弃学校教育。社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统一不能紧靠学校教育,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个人道德素养提高不能紧靠学校教育。应该通过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素养。学校教育应把个体社会表现、道德行为纳入升学考核范围,而不是仅靠文化知识、劳动技能。
教育的核心是什么?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德服人。让孩子接受德育,因为品格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不管他有没有文化,都是要先学会做人。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将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有品格的优秀人才。
教育的核心是做人,俗话说先做人后做事,把人培养成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传授是让你学会知识,明白怎么做一个人,才能使用自己学习到知识作用到正确的地方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