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针灸临床上,针下得气后,常见有酸、麻、胀或微痛等针感,针感一般大约持续10分钟左右消失。如果在一次完整的针刺过程中,出现针刺处的针感过于强烈以致于超过了患者的可忍耐程度;或针感遗留不去;或理应有针感而针感却减弱或消逝等等现象,直接影响针刺的疗效,这些现象就是特殊针感。下面根据临床所观察到的特殊针感实际情况,谈谈我们的一点体会
针感麻木、减弱
即在针刺临床上,往往会出现一种异常现象,针刺过程中,针感会麻木、减弱。
[原因]针对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总结如下:
1.取穴不准,操作不熟练,未能正确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和强度,或行针手法不当,或施术时患者体位不适等,都是产生针刺感觉麻木、减弱的因素。
2.一般情况下,针感的反应快慢、强弱与机体的机能反应性关系非常密切,凡虚症机体正气不足,经气不易激发,针刺得气缓慢,甚至不易得气。久病和老年患者,其“气涩以迟”,针感不易出现,或出现较缓慢,或感应较迟钝。
3.医患双方注意力不够集中,《灵枢·终始》要求医者集中思想于用针“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灵枢·小针解》“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同样在《素问·宝命全形论》也有“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的论述,说明要求进针得气后,医生仍应专心致志于针下的变化,针刺过程中的“得气”反应,瞬间即可消失,如医生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不能“治神”,不细心体察针下反应,患者也不集中注意力体会针下的感觉,都可使针感消失。
4.病情也同样影响针下感觉,对于一些正气虚弱的病人,其经气衰弱,则经气迟迟不至,使得针下感减弱。一些神经受损伤的患者其针感麻木或消失,如脊髓侧索受损,其痛觉消失区无针感或针感很差。针刺脊髓痨患者病变区穴位的得气感觉不易持续,当停止运针时,针下反应迅速消失。同样,对于脊髓后索受累者,其深部感觉障碍区的穴位有针感,但在留针期间针感迅速减弱或消失。
5.不是针刺穴内所有的部位都能产生针下感应。针刺穴位必须达到一定的部位才能产生针感,针尖通过这一部位后,针感就消失,起针时针尖通过这一部位时可再度产生针感。
6.在临床实践中,有隐性得气感觉现象的存在,即有些患者虽经多种手法施术,针刺感觉极微,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却逐渐好转。
7.神经肌肉兴奋性有“不应期”的概念,所谓“不应期”是指神经肌肉组织在接受刺激而发生兴奋之后出现对第二次紧接着来的刺激不再应答的一段短暂时期。在这短暂时间内,起初对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应答,即所谓的绝对不应期;接着对较强的刺激才应答,这段时间称为相对不应期。在针刺过程中同样存在针感的“不应期”现象。
8.长期针刺对“针感敏感性”的影响,由于疾病的性质、轻重等许多方面的不同,针刺次数和间隔时间也应有差异。在临床上若针刺经过一定的限度,疗效则停留在原有水平上不再进步。这种类似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耐药反应,在针刺治疗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如长期连续多次针刺,有的肌体则产生一定的适应性,此适应性称为“耐受性”。基于这种情况,每次治疗时间不宜太长,但连续针刺几日或间隔几日最为适宜,目前尚无统一意见。现临床上多以个人的经验,因人、因病、因刺激强度和病人的反应等因素而定。
腧穴也有其耐受现象,这就要求同一穴位不宜连续多次针刺,同类之有效穴可以交替进行,以保证针刺具有相当的敏感性,而充分发挥其针刺作用的有效性。
1、你穴位没找准,不要以为按照书上写的就是百分百准确定位,而且穴位有深浅,不单是位置问题。
2、你跟我一样经感迟钝。每个人对针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人很强,有人很弱。
3、你虚,虚到都没有足够经气跟针起反应。等针刺一段时间之后,正气恢复了,就会有感觉。
4、刺痛确实不属于正常针感范围内,破皮时的刺痛例外。
5、腕踝针那些是不追求针感的,没也是很正常,有才是刺错了。
每个人的感觉都不是一样啊。不知道你是大夫,还是患者,如果你是在正常人身上做的话,这个应该是有感觉的。如果没有感觉那可能和你的手法和定位有关,在就死你刺入的深度有关。针灸不是有深刺派和浅刺派的。北方主要是深刺的,南方主要是浅刺的。因为南方和北方人的体质还是有差别的。如果你是在患者身上刺得。那可能跟患者的疾病有关,在疾病刚开始治疗的时候,可能会没有感觉,但是随着治疗的进行,如果出现好转的迹象的话,患者会慢慢感觉到针刺的酸麻肿胀感。
有些不敏感的人没有感觉是正常的,不过刺痛就不对了,如果你确定你的穴位位置没错的话,就要看看针刺深度等等,一般刺痛的话位置肯定错了
针灸感觉在术语上称“得气”,这和取穴的准确和痛感的个体差异以及手法、所取穴位都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