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股票的平均价格。比如说上证指数跌了百分之五,也就是股票价格平均跌了5%,有的股票跌的多点可能是6%,有的股票跌的少点可能是4%,股票的平均跌幅就是上证指数的跌幅。
上证指数全称就是上证综合指数,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指数的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 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上证指数走势图(分时图,K线图)。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
上证指数代表整个上海证券股票的走势,即上市股票平均走势。
跌10%,100少10块,200少20块。跌5%,100少5块。
不懂的话可以追问。
我们常说的上证指数是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的简称,是依据样本股表现反应上海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的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指数代码000001,上证指数3000点表示目前上海市场综合价格指数水平为3000点,反应当前上海市场的价格位置。其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历史最高点:2007年10月31日:6124.04点;最低点1991年12月31日:95.79点。目前指数处于历史价格指数的中间位置。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
总体
走势
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
1991年7月15日
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
1990年12月19日
。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
上海股票市场
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
2月21日
,增设上证A股
指数
与上证
B股指数
,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
6月1日
,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
行业
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
股价指数
、
A股指数
、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2、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
股数
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
市价总值
/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
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3、修正方法
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得到修正后的连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当股票分红派息时,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如遇下列情况之一,须作修正:
(1)
新股上市;
(2)
股票摘牌;
(3)
股本数量变动(送股、配股、减资等等);
(4)
股票撤权(暂时不计入指数)、复权(重新计入指数)
(5)
汇率变动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即当天不计入指数,而于当日
收盘后
修正指数,修正方法为:
当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当日的市价总值+
新股
的发行股数×当日
收盘价
/修正后的除数
除权:在股票的除权
交易日
开盘前修正指数:
前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前日的市价总值+除权股票的发行股数×(除权报价-前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撤权:在含转配的股票
除权基准日
,在指数的样本股票中将该股票剔除;
复权:在撤权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起,再纳入指数的计算范围。
4、指数的发布
上证指数目前为实时逐笔计算,即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其中采样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X=前日收盘价
(2)
若当日有成交,则X=最新成交价
上证指数每天以各种传播方式向国内、国际广泛发布
参考资料:http://www.stock99.com/news/2004381614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