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签约时应注意:1、尽可能买现房或准现房。这样可以避免不少风险,如:窗台的高低、净高太低、阳台设计不合理、管道设备层、房屋烂尾等质量问题。2、按照法律规定,将开发商在楼书或广告中的承诺写进补充协议。如果开发商不同意写,事前可准备一部小录音机,将开发商的口头承诺录下来。3、签订合同时,按照法律规定,同时也签订物业管理协议,以防办理入住时物业管理费发生变化。4、列明应交费用清单,避免乱收费。5、注意律师代表谁?目前在房地产领域,办理房地产业务的律师有3种,其中包括:开发商的律师、银行的律师、业主的律师。只有业主自己聘请的律师才能替业主自己说话。6、签订尽可能详细的补充协议,或集体签约;并写明如何承担违约责任,退房或不退房。退房包括哪些费用?不退房如何承担违约责任?很多业主合同签完后,除了自己的签名是自己的以外,其他文字都是别人的字体,这样太被动。
一.自我需求分析
买房前要先从自身情况出发大致圈定购房范围,如购房是为了投资还是居住,侧重刚需还是环境,总房款预算额度是多少,买的房子是个人居住、婚房准备还是改善型住房,短期内家庭人员构成是否会改变,是否该选择可多变的户型等。
如果在购房前没有对自身需求做一个大致的分析,就很有可能在购房过程中在楼盘置业顾问或是房屋中介的“诱导”下买了不是那么如意的房子。
二.了解购房政策及城市房价走势
购置房屋之前除了准备好购房资金,还要了解置业房屋所在城市的购房政策,看是否有购房补贴或是购房限制,对于购房者的准入条件是什么,如果是异地购房,就应考虑到如医疗是否可异地结算,公积金是否可异地贷款,孩子入学怎么解决等。
同时还应掌握房价走势情况,房价基本平稳的情况下应挑楼盘开发商抛出接近最低价的几个节点购房。如果房价近期涨得过快就该考虑是不是房产泡沫现象,应声入市就可能成为冤大头。
三.看房时看什么
大多数购房者最先接触楼盘是通过广告或是楼市,再详细一些就是网站资料,但切不可仅通过隔空看房的方式就下决定。很多楼盘在做推广时会夸大优势而对短板只字不提,所以买房一定要先到现场看房。
面对形形色色的楼盘,很多购房者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特别是在异地置业时对城市不算熟悉,对于楼盘的区位没什么概念,因而在看房的过程中多询问,也可与小区的业主交谈简单了解一下。
1、周边配套方面:
楼盘周围是否有购物中心?规格如何,商品类型品种是否丰富;周边有没有菜市场,距离大概多少?楼盘距离最近的医院距离有多远?楼盘归属的学区?附近是否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入学和收费标准怎样,档次如何?如果当前周边配套尚未齐全则需了解近期内是否会改善。
2、交通方面:
楼盘距离工作地点、学校等等有多远?有哪些交通方式可以到达?楼盘附近有没有公交站?距离公交站多远?有哪些公交车?相关公交车的发车频率如何……购买房屋的交通状况可分为距离工作学校地点、与朋友居住地点相距、父母亲戚远近以及前往商业中心、娱乐休闲场所耗费的时间长短,均会对今后的工作、交际圈子、亲戚往来产生较为深远地影响,因此所购房屋的外交通状况不可不察。
3、楼盘小区自身素质方面:
开发商是哪家,这个开发商之前在当地有开发过小区吗?小区一共有多少户?总共有多少栋?1、2层是否为管理用房,还是商用?有无垃圾处理房;停车位总共有多少,够用吗?车位是如何收费的?小区内是否有花园,是否有运动场地?物业是哪一家?物业费怎么收?物业公司是否进入了项目,何时进入项目。一般来说,物业公司介入项目越早,买房者受益越大。
4、观察房子的时间也需要巧妙合理的安排
a、白天去便于了解房子区位、环境、健康与安全性、房屋品质、开发商资信;
b、晚上去便于体验与了解居住区人口素质与构成;
c、雨天去便于了解房屋有无漏水、楼宇排污系统工作的能力、路面积水情况;
d、假日去便于体验购物、交通的便利度。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在看房时,不要受售楼人员介绍的影响,要多比较、仔细看,以免后悔。若由中介公司代售,须把单价、总价、平方米数、授权范围、代售期等了解清楚。
买房要注意的:
第一,需要看开发商的“五证”:有以下证件的房子才可以买:
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二:是看房子
看房全诀“十六式”
第1式 看位置
房产作为不可动的资产,所处位置对其使用和保值、增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房产能否升值,所在的区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看一个区位的潜力不仅要看现状,还要看发展,如果购房者在一个区域各项市政、交通设施不完善的时候以低价位购房,待规划中的各项设施完善之后,则房产大幅升值很有希望。区域环境的改善会提高房产的价值,研究城市规划,分析住宅所在区位的发展潜力,对购房者十分重要。
交通方便往往是开发商的强劲卖点,有的售楼广告说地铁某号线直达小区、某宽阔大道紧邻小区……其实这有可能只是城市规划中的远期设想。对于交通条件,购房者一定要不辞劳苦亲临实地调查分析。
第2式 看配套
居住区内配套公建是否方便合理,是衡量居住区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菜店、食品店、小型超市等居民每天都要光顾的基层商店配套,服务半径最好不要超过150米。
目前在售楼书上经常见到的“会所”,指的就是住区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大多包括小区餐厅、茶馆、游泳池、健身房等体育设施。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普通老百姓购买的房子面积不会很大,购房者买的是80平方米的住宅,有了会所,他所享受的生活空间就会远远大于80平方米。随着居住意识越来越偏重私密性,休闲、社交的需求越来越大,会所将成为居住区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会所都有哪些设施,收费标准如何,是否对外营业,预计今后能否维持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等问题,也是购房者应当了解的内容。
第3式 看绿化
目前住宅项目的园林设计风格多样,异国风光、欧陆风情等有可能是虚晃几招,这就需要购房者自己用心观察、琢磨了。但是居住环境有一个重要的硬性指标——绿地率,指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总用地的百分比。值得注意的是:“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绿地不包括阳台和屋顶绿化,有些开发商会故意混淆这两个概念。
第4式 看布局
建筑容积率是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这个指标在商品房销售广告中经常见到,购房者应该了解。
一般来讲,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总建筑面积乘以建筑容积率就等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指允许建筑的用地范围,其住区外围的城市道路、公共绿地、城市停车场等均不包括在内。建筑容积率和居住建筑容积率的概念不同,前者包括了用地范围内的建筑面积,而总用地一样,因此在指标中,前者高于后者。
容积率高,说明居住区用地内房子建的多,人口密度大。容积率的高低,只是一个简单的指标,有些项目虽然看上去容积率不高,但是为了增大中庭园林或是闪避地下车库,而使得楼座拥挤一隅也是不可取的。
第5式 看区内交通
居住区内的交通分为人车分流和人车混行两类。目前作为楼盘卖点的“人车分流”,汽车在小区外直接进入小区地下车库,车行与步行互不干扰,因小区内没有汽车穿行、停放、噪音的干扰,小区内的步行道兼有休闲功能,可大大提高小区环境质量,但这种方式造价较高。
人车混行的小区要考察区内主路是否设计得“通而不畅”以防过境车流对小区的干扰。是否留够了汽车的泊位,停车位的位置是否合理,一般的原则是露天停放的汽车尽量不进住宅组团,停车场若不得不靠近住宅,应尽量靠近山墙而不是住宅正面。
第6式 看价格
看价格的比较时,首先要弄清每个项目报的价格到底是什么价,有的是“开盘价”,即最低价;有的是“均价”;有的是“最高限价”;有的是整套价格、有的是套内建筑面积价格……最主要的是应弄清(或换算)所选房屋的实际价格,因为这几个房价出入很大,不弄明白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第7式 看日照
阳光入室是保证他们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有效的日照能改善住宅的小气候,保证住宅的卫生,提高住宅的舒适度。住宅内的日照标准,由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来衡量。居住小区内的住宅“户户朝南”往往是开发商的强劲卖点,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住宅楼南北之间间距达不到规范要求,南向窗面积很小或开在深凹槽里往往使住宅不能获得有效日照。
第8式 看通风
在炎热的夏季,良好的通风往往同寒冷季节的日照一样重要。如果住宅有南北两个朝向,夏季能有穿堂风,比住宅中所有居室都朝南,但没有穿堂风的要好。择时,购房者要仔细区分。
第9式 看户型
平面布局合理是居住舒适的根本,好的户型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入口有过渡空间。
(2)平面布局中应做到“动静”分区。动区包括起居厅、厨房、餐厅,其中餐厅和厨房应联系紧密并靠近住宅入口。静区包括主卧室、书房、儿童卧室等。若为双卫,带洗浴设备的卫生间应靠近主卧室。另一个则应在动区。
(3)起居厅的设计应开敞、明亮,有较好的视野,厅内不能开门过多,应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空间摆放家具,便于家人休闲、娱乐、团聚。
(4)房间的开间与进深之比不宜超过1比2。
(5)厨房、卫生间应为整体设计,厨房不宜过于狭长,应有配套的厨具、吊柜,应有放置冰箱的空间。卫生间应有独立可靠的排气系统。下水道和存水弯管不得在室内外露。
第10式 看节能
住宅应采取冬季保温和夏隔热、防热及节约采暖和空调能耗的措施。屋顶和西向外窗应采取隔热措施。
第11式 看隔音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干扰人们的生活、休息,还会引起多种疾病。《住宅设计规范》规定,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白天应小于50分贝,夜间应小于或等于40分贝。购房者虽然大多无法准确测量,但是应当注意:住宅应与居住区中的噪声源如学校、农贸市场等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住宅内的居室、卧室不能紧邻电梯布置以防噪音干扰。
第12式 看私密性
住宅之间的距离除考虑日照、通风等因素外,还必须考虑视线的干扰。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24米内能辨别对方,12米内能看清对方容貌。为避免视线干扰,多层住宅居室与居室之间的距离以不小于24米为宜,高层住宅的侧向间距宜大于20米。此外,若设计考虑不周,塔式住宅侧面窗与正面窗往往形成“通视”现象,选择住宅时应予以注意。
第13式 看结构
住宅的结构类型主要是以其承重结构所用材料来划分的。目前的商品房大都是砖混结构的,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是粘土砖和小部分钢筋混凝土构件,只适用于多层住宅,它的优点是造价低,保温、隔热性能好,便于施工。缺点是房屋开间、进深受限制,室内格局一般不能改变,墙体结构占据空间过多,整体性、耐久性较差。
钢筋混凝土结构适用于中高层住宅,其中高层住宅以全现浇剪力墙结构为佳,多层或小高层、高层住宅常用的有框架结构、大模结构、大板结构等。总体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强,防火性能、耐久性能好,室内面局较砖混结构灵活。但这种结构的施工难度相对较大,结构造价也相对较高。
第14式 看年限
住宅的使用年限是指住宅在有形磨损下能维持正常使用的年限,是由住宅的结构、质量决定的自然寿命。住宅的折旧年限是指住宅价值转移的年限,是由使用过程中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社会必要平均使用寿命,也叫经济寿命。住宅的使用年限一般大于折旧年限。不同建筑结构的折旧年限国家的规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60年;砖混结构50年。
第15式 看面积
许多购房者仍然认为住房面积越大越好,似乎小于100平方米的住宅就只能是梯级消费的临时过渡产品。其实尺度过大的住宅,人在里面并不一定感觉舒服。从经济上考虑,不仅购房支出大,而且今后在物业等方面的支出也会增加。
住宅档次的高低其实不在于面积的大小,专家认为,三口之家面积有70至90平方米就基本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关键的问题在于住宅是否经过了精心设计、是否合理地配置了起居室、卧室、餐厅等功能,是否把有限的空间充分利用了起来。
第16式 看分摊
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比较直观,分摊的公共面积则可能会有出入。分摊的公共建筑面积包括公共走廊、门厅、楼梯间、电梯间、候梯厅等。购房者买房时,一定要注意公摊面积是否合理,一般多层住宅的公摊面积较少,高层住宅由于公共交通面积大,公摊面积较多。同样使用面积的住宅,公摊面积小,说明设计经济合理,购房者能得到较大的私有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分摊面积也并不是越小越好,比如楼道过于狭窄,肯定会减少居住者的舒适度。
小区的区位优势要注意。家里总有老人小孩,总有一些购物需求,所以要看小区附近有没有学校、商场、医院。尽量找离这些地方稍微近一些的房源。大概在离小区半个小时车程内的范围内有这些地方。
小区的交通环境怎么样。大的就看小区附近的交通是否便利,道路状况怎么样,离自己上班的地方,孩子上学的地方近不近,有没有便利的公共交通可以到达。小区里面就看自己房子的那栋楼到小区门口的路程怎么样。
还有就是小区的绿化率。国家标准是30%的绿化貌似,建议选绿化率比较高。这样小区的环境会比较好。建议选房子不要选小区活动区域附近的,会有大妈跳广场舞,真的很吵。
楼间距越大越好。楼间距就是楼和楼之间的距离,选楼间距大一些的好。这样不仅是通风还是光照都可以享受到。空气流动也会好一些。楼间距太小的容易让大家感觉压抑。
看建筑商的其它产品以借鉴。如果你对楼盘的质量不怎么了解,可以选建筑商的其它一些已建好的小区了解看看,楼盘质量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问题是要注意的。物业也是一样,找物业服务的其它小区看看,服务如何。
房屋方面
房子的得房率。我们看的户型图上都会标有多少平的,但是这并不是你真正拥有的面积,你拥有的是这上面的数字乘以得房率的面积。所以要了解清楚得房率,越高越好。如果置业顾问说“得房率最高80%”那你要继续问你选中房子那栋楼的得房率是多少。因为一个小区里面得房率也是有区别的。
物业水电的价格。物业的价格可以先了解一下市场的价格,然后做一个对比,水电也要注意是否是民用电。因为现在很多楼盘批下来的时候是商用的,但是他们当住房卖,所以要了解清楚,是否为民用电。多了解一下总没坏处的。
户型图的内容,光看户型图还不够,建议到样品房多看看。对于户型图上一些奇怪的图标一定要问清楚是什么意思,不要被户型图里的家具摆放迷花了眼。一些开发商会把承重梁之类的表层虚线,还有很多标志我们是不清楚什么意思的,建议多问问,问清楚一些。
是否南北通透,南北通透不是南北都有窗就算是南北通透了的。很多置业顾问真的很不负责任,南北有窗户就跟你说南北通透了。南北通透其实是指客厅要朝南,然后南北都有正对着的窗户可以进行对流。
交房时间,房子的产权也是要注意的。大家要问清楚房子的交房时间,还要问清楚房子的产权现在很多房子都是40年产权的。小编觉得这个很重要,自己住的房子70年总是要的,40年的都是商用房,所以建议先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