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承担着为适应社会发展急需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任务以及科研任务。其既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又是国家科研的基地。一般而言,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基础。由于高等学校的类型和校内分工不同,教师们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有所侧重,但在高校教师中纯粹的只搞教学或只搞科研者是罕见的。在高校教师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互相促进,这对不断提高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形势对高等学校的教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观念方面,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转移,学校特别是教师如何以自己的工作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成为高等学校工作的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途径及方式便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在国内几所著名的高校中已试行或实行以学生评定教师授课效果优劣作为对教师聘任与否的首要条件,有的甚至实行学生评定一票否决制。有的实行教师挂牌上岗,由学生选择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类似商品,学生形同顾客。有的学校由学生评出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等等。这些措施,在不同程度上是对教师的激励,它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树立敬业精神和竞争意识,积极提高专业水平,为高等学校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贡献力量。但是,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并非尽如人意,再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这种做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明确高校教学的内容要求和评定高校教师教学效果的方式。
首先看教学内容: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与科研两项任务,其业绩衡量标准当然与其所承担的任务相联系,而且教学方法虽罗列多种,但教无定法,各显其能确实是教学方法的实质所在。因此,评定一个高校教师的教学效果,应与其科研成果相联系,不能就其单纯教学情况予以评价。在教学形式上,除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实践性教学、辅导教学、音像教学及多媒体课件软件的制作等都已纳入了高校教师的教学范围。优秀的教学内容应体现系统全、内容新、讲授精练、以及讲授方法科学、语言生动得体、教态认真等多方面组成的整体特征。特别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更好地尽快地掌握课程的理论内容,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差的教学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陈旧、讲授主次不分、课程体系不全、语言随便及教态不认真,使学生未能掌握课程内容、动手能力极差等。
由此可见,一个高校教师的教学效果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组成的,那麽在评定其教学效果的形式上也就要求多样化,仅由某种评定形式一锤定音式的评定是欠科学的。
评定高校教师教学效果的方式是多方面的,但基本有两种:即学校专家组评定和学生评定。学校专家组由学校主管教学者牵头,主要由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师组成,对被评教师的各类教学方式进行定时集中考核与日常考察相结合、教学内容与科研成果相结合、各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全面考察,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和考核制度,这对客观地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是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定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服务对象是新的教育观念对我们的要求,教学相长是教学规律之一。好的教学内容自然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因此,由学生评定教师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课堂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直接性和可信性。这也是评定高校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评定高校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方面,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学生的评定意见还具有一定的表面性、直观性和明显的感情色彩,缺乏本质的评价。这与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基础有关。我们知道,评定高校教师教学效果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学生是受教育者,对教师所讲授的课程内容不可能有全面的掌握,否则有何必要来听这个课程?因此,学生不具备评定教师教学内容的资格,故对教师的教学内容难以做出理性的中肯的评价,有时难免出现误差,如果以学生的评定意见作为判定教师教学效果优劣的唯一标尺,那显然失之公允。这种做法对教师人为地造成了心理压力,不利于正常地发挥教师的业务水平,势必给教师的培养和业务提高带来消极影响,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高校教学与中学不同,对高校教师与中学教师的要求也不同,高校教师承担的脚色有一定的复杂性,对其要求是比较高的。此外,高校的专业课程逻辑性强,体系严密,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枯燥性,缺乏趣味性,这是其基本特征。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仪表、谈吐及平时的威信,都起一定的作用。学生的好恶、对教师讲授的认同感等方面都在评定教师教学效果中起一定的作用。这也是在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定工作中应予充分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