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的青铜器,由于长期埋藏在地下,经过千年的水浸土埋,必定会引起青铜本身的质变,使金属从元素状态转化为化合物状态,形成铜锈。由于铜质的差异以及水土条件的不同,锈色有红、绿、蓝、黑、紫、灰等各种颜色,斑驳陆离,形成古青铜器一咱特有的庄重古朴的美感。 铜锈一般又分为无害锈与有害锈两种。由于受水浸土埋及大气的侵蚀,青铜表面逐渐产生变化,它们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了保护层使之不再继续遭受腐蚀,并增添了青铜器的古雅色调。这种是俗称的“无害锈”。有害的青铜锈,像绿色粉末,危害性很大,俗称为“青铜病”,即有害锈。有害锈发展起来会使器物损失逐步严重,并不断扩散,对这种现象必须及时处理,隔离存放。 古代青铜器的锈层极其复杂,层次很多,有些锈蚀掩盖了青铜器的纹饰或铭文,甚至使器物变形,失去原貌。因此,去除那些有害的锈蚀,是青铜器保护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过去常采用的青铜器去锈方法,是用刻刀、凿子、锤子、錾子等进行锤震,剔除锈蚀,在锤打时,位置要准确,用力要适当。此法虽简便,但容易损伤原器,尤其是铭文和纹饰部分,所以必须细心剔除,并刷扫干净。有些锈层很牢固,不易剔除,可用油泥挫成长条,把锈的四周围住,用滴管滴入溶液,使铜锈软化分解,再用刀剔挖干净,并用水冲洗。要注意有时器物没有必要采取全面的去锈方法,而只需作些局部处理就可以了。 对于带有害锈的青铜器,将其与除锈液接触,使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青铜器有害锈控制住,使之不再发生变化。 当有害锈尚未蔓延开来,仅有些小斑点时,可用氧化银封闭处理。氧化银在封闭潮湿的情况下,遇有氯化物会形成氯化银的棕褐色薄膜,把含有氯化亚铜充分接触。 为了更有效的保护受到腐蚀的青铜器,先将受到腐蚀的青铜器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然后对‘青铜病’锈蚀区以氧化银法先封闭处理后,再以苯骈三氮唑封护其表面。这种以苯骈三氮唑为主体的综合保护法,是迄今为止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其次是青铜器电化学去锈或电解还原去锈法,都是以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此法较适于青铜器有害锈的局部处理,尤其是对有铭文或纹饰的部位效果更佳。
给铜钥匙洗澡
●
活动目标
:通过实验,了解如何去除铜锈。
●
核心原理
:铜钥匙上的绿色物质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
反应产生的铜锈,呈碱性。醋是酸性物质,所以用醋擦生锈的铜钥匙,醋酸与铜锈发生化学反应,铜锈消失,铜钥匙变亮了。但是这样的物质跟醋接触会消失,这就是为什么用醋擦铜钥匙会变亮的主要原因。
●
实验准备物
:1、铜钥匙
2、空杯
3、醋
4、棉签
5、砂纸
(幼儿园也可以给孩子提供更丰富的清洁材料,如盐、去污粉、洗涤剂等)
◎
实验过程与操作
●
导语
☉
“爸爸,我的存钱罐都满了”
“太棒了!微微,攒了这么多钱啊!我们来数一数总共多少吧!”
“好!爸爸,这么多铜钱,为什么颜色都不一样呢?”
“放了很久的铜钱颜色会发生一些变化,不过我们可以把它们变回原来的样子呀!”
“真的吗?太好了!”
●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一:比较水和醋的去锈能力。
☉
拿出铜钥匙,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它变亮呢?
☉
用棉签蘸一点水,擦擦看?
☉
用棉签蘸一点醋,再擦擦看,铜钥匙有变化吗?
实验步骤二:利用砂纸的摩擦力去除铜锈。
☉
用砂纸擦铜钥匙,看能不能变亮?
延伸活动:
用自己找到的材料试试能否去除铜锈。
◎
打开想法袋
提问:铜钥匙用什么擦才能变回原来的样子呢?
回答:醋
◎
放进想法袋(小结)
铜钥匙上的绿色物质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反应产生的铜锈,呈碱性。醋是酸性物质,所以用醋擦生锈的铜钥匙,醋酸与铜锈
发生化学反应,铜锈消失,铜钥匙变亮了。但是这样的物质跟醋接触会消失,这就是为什么用醋擦铜钥匙会变亮的主要原因。
◎
拓展活动
你知道这些文物是怎么恢复原样的吗?
(看这些文物就像我们刚才实验一样,是通过一些化学处理而恢复原貌的。)
◎
延伸练习
“小实验”:崭新的铁钉
实验准备:
1、3个铁钉
2、3个玻璃杯
3、植物油
4、冷水和热水
5、砂纸
实验步骤:1、用砂纸擦去铁钉上的防锈物质。2、在两边的玻璃杯中倒入冷水,中间的杯中倒入热水,并滴入植物油。3、将一枚铁钉抹上植物油后放入左边的杯中,另外两枚铁钉分别放入中间和右边的杯中。观察几天后铁钉有什么变化。
你知道吗:
铁锈是氧气和铁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氧化反应的结果,所以右边杯子里的铁钉生锈了。左边的杯中,氧气被铁钉上的油层隔离;中间的杯子中,热水中的含氧量低,水面又有油膜隔离,所以铁钉都没有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