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书《中国古代科幻故事集》
《列子·汤问》中《偃师造人》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也被中国的科幻界公认为中国古代较早的“科幻小说”。这篇作品的原文是:“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仑,不至弇山。反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问曰:‘若有何能?’偃师曰:‘臣唯命所试。然臣已有所造,愿王先观之。’穆王曰:‘日以俱来,吾与若俱观之。’翌日,偃师谒见王。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待妾。王大怒,立欲诛偃师。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王谛料之,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具者。合会复如初见。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穆王始悦而叹曰:‘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诏贰车载之以归。夫班输之云梯,墨翟之飞鸢,自谓能之极也。弟子东门贾禽滑厘闻偃师之巧,以告二子,二子终身不敢语艺,而时执规矩。”
这是一个和现代机器人题材的科幻小说非常相近的故事。“鲁班造木鸟”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也常被人提及,例如《墨子.鲁问篇》中提到:“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王允的《论衡·儒增篇》说:“巧工为母作木马车,木人御者,机关俱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唐朝的《酉阳杂俎》也记述:“鲁般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其父伺得鸢,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人曰:般所为也,赍物巨千谢之,般为断其一手,其月吴中大雨。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六国时,公输班亦为木鸢,以窥宋城。”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的描写,也充满了科幻意味:“造木牛之法云:‘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秋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造流马之法云:‘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这些超前于时代,以当时的科学为基础的幻想,足以令我们眼界大开。下面,再举几则研究者们较少提及的中国古代科幻故事。
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写道:“傀儡子,自昔传,云起于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冒顿妻阏氏,兵强于三面。垒中绝食。陈平访知阏氏妒忌,即造木偶人,运机阏,舞于陴间。阏氏望见,谓是生人,虑下其城,冒顿必纳妓女,遂退军。”
我们并不怀疑在汉高祖的时代,古人制造木偶人的技艺,但是,若要木偶人与真人一模一样,还要使匈奴皇后信以为真人,产生忌妒,退了围城的数万人马,不要说当时不可能,现在的科技也未必能办到。这个故事可以视为和偃师造人相媲美的古代机器人题材的科幻故事。
再看几则中国古代的UFO故事:
西晋张华在《博物志"杂说下》中提到:“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廓状,居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都,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东晋王嘉《拾遗记》:“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若星月。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查,亦谓挂星槎。羽人栖息其上,群仙含露以漱,日月之光则如瞑矣。虞夏之季,不复记其出没,游海之人犹传其神仙也。”
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武帝使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经月而至一处,见城廓如州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骞问曰:‘此是何处?’答曰:‘可问严君平。’乃与一支机石而归。至蜀,问严君平,君平曰:‘某年月,客星犯牛女。’支机石为东方朔所识。”
唐王贞范《洞天集》: “严遵仙槎,唐置之于麟德殿,长五十余尺,声如铜铁,坚而不蠹,李德裕截细枝尺余,刻为遵像,往往飞来复去,广明以来失之,槎亦飞去。”
如果去除神仙方术的色彩,这些记载中的仙槎,与现代科幻小说中的飞碟就非常相近了。
再如元代伊士珍《琅嬛记》中关于“七宝灵檀几”的记载:“谢霜回有七宝灵檀之几,几上有文字,随意所及,文字辄形隶篆真草,亦如人意。譬如一人欲修道,则使其人自观,几上则便有文字,因其缘份性资而曲诱之。又如心欲得某物,则几上便有文字曰‘某处可得’。又如欲医一病人,或欲作一戏法,则文字便曰服何药愈,念何咒、书何符即得也。甚至读书偶忘一句一字,无不现出。霜回宝之。”
这样的文字,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和电脑及互联网十分相似。
由于时代的局限,中国古代的科幻故事不可能使用现代人的词汇,如激光、全息摄影、机器人、飞碟、外星人等。他们在幻想这些事物时,用另外一些他们惯用的词汇来替代,如飞碟叫做仙槎、明珠、火球;望远镜叫宝镜;机器人叫木偶人、傀儡、铁冠人;而外星人,更多地被叫做羽人、鬼怪、神仙。笔者认为,科幻思维是不分国度的,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中国古人对于科技的所产生的古怪想法,即使不能被看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至少也可以被当作是那个时代的科幻故事。
有一本书《中国古代科幻故事集》
《列子·汤问》中《偃师造人》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也被中国的科幻界公认为中国古代较早的“科幻小说”。这篇作品的原文是:“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仑,不至弇山。反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问曰:‘若有何能?’偃师曰:‘臣唯命所试。然臣已有所造,愿王先观之。’穆王曰:‘日以俱来,吾与若俱观之。’翌日,偃师谒见王。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待妾。王大怒,立欲诛偃师。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王谛料之,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具者。合会复如初见。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穆王始悦而叹曰:‘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诏贰车载之以归。夫班输之云梯,墨翟之飞鸢,自谓能之极也。弟子东门贾禽滑厘闻偃师之巧,以告二子,二子终身不敢语艺,而时执规矩。”
这是一个和现代机器人题材的科幻小说非常相近的故事。“鲁班造木鸟”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也常被人提及,例如《墨子.鲁问篇》中提到:“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王允的《论衡·儒增篇》说:“巧工为母作木马车,木人御者,机关俱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唐朝的《酉阳杂俎》也记述:“鲁般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其父伺得鸢,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人曰:般所为也,赍物巨千谢之,般为断其一手,其月吴中大雨。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六国时,公输班亦为木鸢,以窥宋城。”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的描写,也充满了科幻意味:“造木牛之法云:‘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秋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造流马之法云:‘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这些超前于时代,以当时的科学为基础的幻想,足以令我们眼界大开。下面,再举几则研究者们较少提及的中国古代科幻故事。
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写道:“傀儡子,自昔传,云起于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冒顿妻阏氏,兵强于三面。垒中绝食。陈平访知阏氏妒忌,即造木偶人,运机阏,舞于陴间。阏氏望见,谓是生人,虑下其城,冒顿必纳妓女,遂退军。”
我们并不怀疑在汉高祖的时代,古人制造木偶人的技艺,但是,若要木偶人与真人一模一样,还要使匈奴皇后信以为真人,产生忌妒,退了围城的数万人马,不要说当时不可能,现在的科技也未必能办到。这个故事可以视为和偃师造人相媲美的古代机器人题材的科幻故事。
再看几则中国古代的UFO故事:
西晋张华在《博物志"杂说下》中提到:“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廓状,居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都,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东晋王嘉《拾遗记》:“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若星月。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查,亦谓挂星槎。羽人栖息其上,群仙含露以漱,日月之光则如瞑矣。虞夏之季,不复记其出没,游海之人犹传其神仙也。”
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武帝使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经月而至一处,见城廓如州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骞问曰:‘此是何处?’答曰:‘可问严君平。’乃与一支机石而归。至蜀,问严君平,君平曰:‘某年月,客星犯牛女。’支机石为东方朔所识。”
唐王贞范《洞天集》: “严遵仙槎,唐置之于麟德殿,长五十余尺,声如铜铁,坚而不蠹,李德裕截细枝尺余,刻为遵像,往往飞来复去,广明以来失之,槎亦飞去。”
如果去除神仙方术的色彩,这些记载中的仙槎,与现代科幻小说中的飞碟就非常相近了。
再如元代伊士珍《琅嬛记》中关于“七宝灵檀几”的记载:“谢霜回有七宝灵檀之几,几上有文字,随意所及,文字辄形隶篆真草,亦如人意。譬如一人欲修道,则使其人自观,几上则便有文字,因其缘份性资而曲诱之。又如心欲得某物,则几上便有文字曰‘某处可得’。又如欲医一病人,或欲作一戏法,则文字便曰服何药愈,念何咒、书何符即得也。甚至读书偶忘一句一字,无不现出。霜回宝之。”
这样的文字,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和电脑及互联网十分相似。
由于时代的局限,中国古代的科幻故事不可能使用现代人的词汇,如激光、全息摄影、机器人、飞碟、外星人等。他们在幻想这些事物时,用另外一些他们惯用的词汇来替代,如飞碟叫做仙槎、明珠、火球;望远镜叫宝镜;机器人叫木偶人、傀儡、铁冠人;而外星人,更多地被叫做羽人、鬼怪、神仙。笔者认为,科幻思维是不分国度的,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中国古人对于科技的所产生的古怪想法,即使不能被看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至少也可以被当作是那个时代的科幻故事。
西游记~
山海经~
封神榜~
聊斋
镜花缘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最早出现在清末,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东海觉我(徐念慈)的《新法螺先生谭》、碧荷馆主人的《新纪元》等等,梁启超还写过《新中国未来记》。古代的硬要算的话,可以算上偃师造人的故事等,但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至于封神榜、西游记、搜神记什么的,确实充满了幻想,但跟科学没有半点关系,当然不算是科幻 搜神记 周公解梦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最早出现在清末,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东海觉我(徐念慈)的《新法螺先生谭》、碧荷馆主人的《新纪元》等等,梁启超还写过《新中国未来记》。古代的硬要算的话,可以算上偃师造人的故事等,但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至于封神榜、西游记、搜神记什么的,确实充满了幻想,但跟科学没有半点关系,当然不算是科幻
《山海经》
中国古代科幻故事都是零七八碎的,没有专门编辑成书.这是最大的无法弥补的历史遗憾.而且我们现在仍旧犯着同样的故事!遗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