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书籍比喻成阶梯。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把书籍比喻成朋友、老师、伴侣、安慰着。如: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3)把书籍比喻成益友。如: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考尔德
(4)把书籍比喻成钥匙。如: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5)把书籍比喻成面包。如: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1、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
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直喻)”、“暗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
2、出处:比喻的名称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抑》,其中有“取譬不远,昊天不忒”( 释义是让我就近打比方,上天赏罚不冤枉 )的诗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开始对比喻进行研究。
到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有专篇对比喻进行全面、精辟的论述。
到了明、清,出现了明代徐元太的《喻林》、清代吕佩芬的《经言明喻编》等编汇比喻现象的专书,使比喻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扩展资料:
“书籍”引证解释
1、谓校定简册
《后汉书·马融传》:“职在书籍,谨依旧文,重述蒐狩之义,作颂一篇。”( 释义:我的职责在书籍,依照旧文章,重复叙述狩猎的意义,作颂一篇。 )
2、泛指一般图书
冰心《超人》:“他略略的点一点头,便回身去收拾他的书籍。”
3、谓登记户籍
《南齐书·虞玩之传》:“ 孝建元年书籍,众巧之所始也。”(释义: 孝建元年书写登记,许多巧妙的开始啊。 )
4、书于简册:谓有记载
唐白居易《与杨虞卿书》:“仆以为书籍以来,未有此事。”( 释义:我认为书籍以来,没有这种事 。)
5、文书、诏命典策等
宋苏轼《万石君罗文传》:“中书舍人罗文 ,久典书籍,助成文治,厥功茂焉。”(释义: 中书舍人罗文,长期掌管书籍,帮助文研究,厥功茂呢。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籍
百度百科-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