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系统的结构 3、系统的基本特性 (整体性、相关性) 一、教材分析 系统的基本特性在《系统与设计》这一章中具有很主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 通过学习了第一、二部分后,已经了解到了系统的含义并对系统有了初步的认识。 掌握系统的基本特性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系统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为后续的 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的重点是系统的整体性和相关性。学生在理解了系统的这两个重要特性 以后,对系统的目的性、动态性、适应性等其他特性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系统的含义和类型之后,通常都会很想继续了解系统的特性。 可以通过阅读、讨论等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本的理论知识,而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的 是运用理论进行实际的系统分析。因此,如何用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并将其运用 到分析实际的问题就成为了本节的难点。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系统的整体性和相关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有关问题。 态度与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使他们感受到运用知识的乐趣。 四、重、难点 重点:系统的基本特性,增强学生的系统意识。 难点:利用系统的整体性和相关性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系统进行实际分析的能力。因 此,应以系统的基本特性作为教学主线逐步展开教学过程,以案例为载体完成教 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通用技术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特点区别就是:教学资源都大量包含学生身 边的事物当中。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这些教学资 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身边的事例来理解所学的知识,在感受知识亲近 感的同时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有条件时可安排学生以讨论(或辩论)的方式来学习本部分的知识内容,让 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的互动中来。 六、教学过程 时间安排:1 课时 1、复习旧知 教师提问并由学生回答:系统、子系统和元素的含义,并通过实例进行系统 类型的划分。 2、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系统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制约关系,是通过什么体 现出来的? 安排学生阅读课文后,提问学生回答系统的基本特性最重要的是哪两个? 学生在阅读后,得出系统最重要的基本特性是:整体性和相关性。 组织学生讨论并分析系统的基本特性,并举出身边的事例加以说明。 1、整体性:系统是一个整体,并不是要素的简单相加。例如:魔方是一个 整体,单个的小彩块就不具有变换组合的功能;汽车上的零配件共同组成了汽车, 使其具有了交通工具的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汽车的正常 使用功能,甚至会发生交通事故。 讨论: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功能之和。例;1+1>2 象;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辩论:一个系统中,每个要素性能都好,则整体性能是否一定好? 案例分析: 某足球队的成员都是各国球星,但他们都不听教练的而各自去充分展示自 己的专长,甚至相互抢球。最终这个球队却打不赢一支配合良好的普通球队。这 说明了什么问题? 有一位教师是班主任,为了提高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就充分利用同学们自 习、晚辅导等时间给学生补课和测验。请问,他的这种做法会给班里的同学带来 什么影响?为什么? 2、相关性: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关的并不是独立的。 案例分析: 某同学不喜欢学习语文,上语文课时就看其他学科的书或睡觉。他认为不 学这门学科对其他课没有任何影响,请谈谈他的想法和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搬家时的家具进出和摆放需要事先设计和考虑吗?为什么? 【讨论要点】重点讨论整体性与相关性。 3、巩固练习 用系统的整体性和相关性解释“木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