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湖泊水质下降,这和生活污水大量流入其中是分不开的,而洗涤污水则是生活污水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每年消耗含磷固体洗衣粉300万吨,含磷废水给河流湖泊带来极大的污染。
洗衣粉中含有磷类化合物,它们可与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降低水的硬度,从而提高洗涤去污效果。但是洗涤后却产生了大量的含磷废水。由于磷是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磷增多后会使水中的植物——藻类大量繁殖。藻类一多,就会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导致水质恶化,鱼类大量死去。这时,水体就发生了富营养化。
我们知道,决定藻类生长的最重要的营养元素是氮和磷。那么,对氮元素进行限制,是不是能阻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呢?不能。因为,藻类能直接从空气中固定它所需要的氮元素,而且藻类死亡后,微生物会分解它们的“遗体”,得到的氮又可以被其他的藻类重新利用。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了解到,只有限制水体中的磷元素,才能防止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因此,限制使用含磷洗衣粉,就可有效地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45万吨磷酸盐排入江河湖海,许多湖泊和近海都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如太湖因含磷过多,蓝藻大量滋生;云南滇池含磷废水的排入,导致水质恶化;从1990年到1996年间,渤海发生了数十次赤潮,海里鱼类近乎绝迹。洗衣粉中的磷类化合物使我国湖泊水质急剧恶化,许多湖泊已变成了“死湖”。此外,磷类化合物会引发多种恶性肿瘤。
一些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已制定出了洗涤剂“禁磷”的法规,日本、加拿大、瑞典等国均已实现了洗涤剂的无磷化。在我国,太湖、杭州等地也从1998年开始“禁磷”,拉开了“绿色洗衣”革命的序幕。
无磷洗衣粉就是指没有添加磷P的洗衣粉。无磷洗衣粉是通过4A沸石等不含磷的物质作助洗剂,减少了含磷污水的排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维持。因此,我国已在一些水系较多的地区开始禁磷,同时提倡使用无磷、低磷的洗衣粉。主要是就是为了防止赤潮现象因为磷可以使海水富营养化让藻类生长。无磷洗衣粉不伤皮肤,不污染环境,最重要的是不伤皮肤。
洗衣粉的助洗剂分含磷和无磷两类,洗衣粉也因此分为含磷和无磷两类。含磷洗衣粉以磷酸盐作为主要助剂,洗涤后的污水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后,水中的磷含量升高,水质趋向富营养化,导致各种藻类、水草大量滋生,水质混浊,水体缺氧,鱼等水生物死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