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栽培夏菇,无论是畦面立筒栽培或是埋筒覆土栽培,其出菇阶段正值高温季节,对子实体生长发育不利,若管理不善,易出现萎蕾烂菇。如何利用栽培设施,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不良环境的影响,这是夏季栽培出菇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栽培经验,主要措施如下:
(1)疏蕾控株埋筒菇第一潮正值5月下旬至6月,此时气温比较合适,菇蕾丛生,集中涌现,如果任之发育,会使菇体朵小、肉薄,不符合保鲜出口的品质要求,必须疏蕾。每袋保留蕾体饱满、圆整、柄短,分布合理的菇蕾6~8朵,多余的菇蕾用手指按压,中断其发育,使菌床香菇合理分布,确保优质高产。(2)遮荫控光夏天太阳光照进菇棚,温度必然升高,为此,菇棚要加厚遮盖物,可用茅草、树枝加盖,避免阳光直射,仅靠四周棚壁草帘缝中透进弱光,一般控制在“九阴一阳”,使整个菇棚处于阴凉状态中。最为理想的是绿树成荫的林下。如果光线过强,温度升高时菌盖变薄,色泽变黄,影响质量。(3)增湿降温白天在畦沟内灌流动水,夜间排出,并使畦沟保持浅度蓄水状态,以利于降温。但注意沟内流动水水量的上限为距离畦床面20厘米,以防蓄水浸渍菌筒。菌筒较干时,可用清水直接浇到菌筒上,一般每天浇水1次,晴天可多浇些,下雨天及时排除畦沟积水。高温时可采用每天早、晚用泉水、井水等温度较低的清水,向菇棚四周和空间喷雾,或在棚顶安置微喷设备喷雾,使棚内凉爽。(4)加强通风无论是哪一种栽培方式,夏菇进入子实体生长期,其前期畦床上的棚膜不宜密罩,必须把四周薄膜卷离畦面30厘米以上,使畦床之间空气流畅。闷热干燥天气,白天不宜遮膜。如果紧罩薄膜气温升高,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必然引起萎蕾烂菇。夏季雷阵雨较多,注意加强通风排湿,可将菇棚四周遮荫物打开1~2个通风口,让棚内空气流畅;同时注意检查盖膜有否破漏及雨水淋入,避免高温雨淋造成烂菇、烂筒。(5)经常检查每天结合采菇,注意观察,发现病虫害或萎蕾、烂菇,应及时摘除,并把烂根铲除,局部用石灰水擦净,防止污染蔓延。特别要强调的是:出菇期禁用农药,以免菇体污染影响。(6)再出菇管理香菇具有多次出菇的特点。夏菇长速较快,从菇蕾到成菇一般只需1~2天,气温高时半天就可开伞。因此,每天至少收1次。盛发期早、晚各采1次,保鲜出口菇每天采收4次,以免过分开伞,不符合保鲜出口标准。1潮菇采收后停止喷水,延长通风时间,让菌筒休养生息,提高再生菇产量。待采菇部位重新长出白色菌丝时再催蕾。7~8月份高温期间应以养菌为主,避免拍打催菇,以免损伤菌丝,引起烂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