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
1,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 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 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在诗集子面前说话不是一件容易讨好的事,说得近于夸张了自己面上说不过去,过分谦恭又似呼对不起读者,最干脆的办法是什么话也不提,好歹让诗篇它们自身去承当。”诗人徐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序里这样开头,一方面真实地表现诗人的性格和做人的诚实;另一方面则表明了诗人还是尊重用诗歌来体现诗人的价值和贡献。
诗人是留学过欧美的,接受外国文学也精致,诗人的诗歌风格从始到终都在追求真善美。
笔者就关于徐志摩的一个侧面诗歌风格来展述诗人是怎样来追求真善美?以及发出笔者的感想和祈望。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他的杰作,也是新月派著名诗篇之一(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再次赴英后回国途中,发表于1928年12月《新月》1卷10期,并收入《新月诗选》)。徐志摩曾在1922年8月离开英国返回中国前夕写过《康桥再会吧》。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首诗来源于现实,真实的反映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的生活,以及和林巍因相爱,感情波折又悲伤。
诗人的心灵是善良的,诗人的情爱是友善的,诗人的歌唱是善心的,献出一切却不是为了回报,失去一切也不要求报复,只是希望不要使他的心灵丢掉美。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萧;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所谓的“爱就是给予”,“爱是带给别人美和幸福的同时也提高自己。”志摩的爱是善心的,他害怕“放歌”会打扰“康桥”的美和宁静的幸福。诗人变成天真的孩子,好像“沉默”就可以保止“今晚”康桥的美。犹如小孩在观望闪亮的星星时,不敢出声,害怕大声喊叫星星会象白云跑掉那样不见了。
诗人爱美,就如少女们爱美那样,他把他的诗歌也打扮得美丽。这可能就因为新月派要求有建筑美有关。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淤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愿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源,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诗中有画。志摩这首诗里是有一幅西方人物画的,绘声绘色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又像有音乐在我们耳畔柔向着。那“金柳”比喻“新娘”是如此美妙呀,那“青荇”还会“招摇”,那“柔波”就像美人的秋波让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这样就可以和美人在一起,还会拥抱她呢?然而,诗人的美梦能否实现,它像“天上虹”可遇而不可求,虽然“撑一支长蒿”,“满载一船星辉”,但是“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因此,诗人的美梦破碎了,要“悄悄是离开康桥,也不带走美梦。
对“美”的理想的追求,是诗人不懈的努力。这首诗还体现了建筑美,四行一节,每节二四行压韵,丰富于音乐美,让读者读后产生意境美。
徐志摩在1923年12月11日《晨报、文学句刊》第20号发表的《先生!先生!》特别真实感人,现选些片断如下:
紧紧的跟,紧紧的跟,
破烂的孩子追赶着铄亮的车轮——
“先生,可怜我一大吧,善心的先生!”
“可怜我的妈,
她又饿又冻又病,躺在道儿边直呻——
您修好,赏给我们一顿窝窝头,您哪,先生!”
“没有带子儿,”
坐车的先生说,车里戴大皮帽的先生——
飞奔,隐转的双轮,紧追,小孩的呼声。
一路旅风似的尖土
土尖里转着银晃晃的车轮——
“先生,可是您出门不能不带钱您哪?先生。”
“先生!……先生!”
紧张的小孩,气湍着,断续的呼声——
飞奔,飞奔,橡皮的车轮不住的飞奔。
徐志摩是富有同情心的,他热爱贫苦百姓,在他的许多诗篇是真实的描绘与及歌唱劳动人民的。比如,《一小幅的穷乐园》,《盖上几张油纸》,《庐山石工歌》等。
在这首诗中,一个“破烂的孩子追赶着明亮的车轮”,那个“先生”却是坐在车里“戴大皮帽”,这就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真实了表现人与人的关系。那个小姑娘多么天真善良,为了“又饿又冻又病”的妈妈来讨吃,而那个先生却扔来一句:“没有带子儿”,再从小孩的反问中知道那“先生”是多么轻视贫穷,“可是您出门不能不带钱您哪,先生”,小姑娘明明知道那个“先生”非常有钱,但是却无奈的“紧紧的跟”着“银亮亮的车轮”,可是让她绝望,那车像旅风“飞奔”,只留下那小孩“气湍着,断续的呼声。”
志摩是生活在清末败乱时期,那时的贫困、饥饿、战役、腐败是何想而知。诗人很同情劳动贫民,也知道他们善良、诚实、诗人在揭示腐败的现实同时也在歌唱贫民百姓的善良勤劳和诚实,因为诗人的心灵是善美的,对贫民百姓是关怀友善的。
诗人在1924年11月9日《晨报副携》发表的《谁知道》是最典型的一首作品。
我在深夜里坐着车回家——
一个褴褛的老头他使着劲儿拉;
天上不见一个星,
街上没有一只灯;
那车灯的小火
冲着街心里的土——
左一个颠簸,右一个颠簸,
拉车的走着他的跄踉步;
………………
诗人“坐着车回家”,而拉车的却是“一个褴褛的老头”,他只顾着埋头“使劲儿拉”,诗人问话的时候,他也只是回一两句,如“可不是先生?这道儿真——真黑?”,“可不是先生?这道儿真——真静!”,“倒是有的先生,就是你不大瞧得见!”在这样的深夜里,没有“星星”,没有“灯光”,一个勤劳的老人在“跄踉步”的拉车,只见“左一个颠簸,右一个颠簸,”诗人却不见得他要往哪儿拉。志摩写出了劳动人民埋头苦干的精神,在最后的倒二节段时,诗人和他对话起来了:
“我说——我说拉车的喂!这道儿哪
……哪儿有这么远?”
“可不是先生?这道儿真——真远!”
“可是……你拉我回家……你走错了道儿没有?”
“谁知道先生!谁知道走错了道儿没有?”
…………………
这首诗是富有喜戏性的,用对话的形式来表现劳动贫民是怎样为了谋生不顾一切辛苦的埋头苦干着。也因此一个善良、勤劳、诚实的贫民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诗人用他朴素、形象、富于戏剧的语言文字来描绘这么一个老人,读来难以忘怀,又非常感动。以及老人的善心,善要富于同情和关爱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善良可以给人一种美感,俗话说: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不善良的人谈不上可爱,只有可爱的人才能给人美感,而美是人追求的东西。虽然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是真正的美却让人给践踏了。
美必须同真、善结合,人的形体美应该同人格美、心灵美一致,才是理想的美。莎士比亚以为,“美如果有真来添加光辉,它就会显得更美,更美多少倍!”,莎士比亚在他的《十四行诗第105首》中有一段诗是这样的:
“真、善、美,就是我全部的主题,
真、善、美,变化成不同的辞章;
我的创作力就用在这种变化里,
三题合一,产生瑰丽的景象。”
笔者认为这可以用来概括徐志摩的诗歌,志摩的诗歌是追求真、善、美的,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体会到诗人的心灵是融入真善美。
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是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象一朵鲜花那样美丽,美中带有一种忧愁。诗人把日本女郎那种美描绘得惟妙惟肖,可以说达到了顶点。
总而言之,徐志摩的诗歌风格是追求真善美。真来源于现实,善发自于内心,美歌唱于生活。
闻一多的三美主张是:建筑美,即是诗歌的形式要整齐,每一句话的字数差不多;音乐美,即是音韵语句节奏铿锵,押韵;绘画美,是指词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具有色彩感。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节奏轻快流畅,音节和谐,大多是两个,或三个字为一个节奏,这就体现了其音乐美。而且每个段落的结构大体相同,回环呼应,这就是建筑美;他选取的词藻很华丽,创造出一个优美的意象,一个美丽的境界,这就是绘画美。
你是不是大一的学生啊,好好看教科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