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二战后至今)
第一阶段(1945-20世纪60年代末)
特征: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
特征: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特征: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19世纪中至一战前,伦敦是唯一金融中心,英镑居独霸地位;“二战”期间,伦敦是金融中心之一,英镑地位动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1、背景:
①必要性:吸收大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教训,防止战争重演;战后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建立有效机制以规划秩序;
②可能性: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西欧遭受重创,美国实力空前膨胀,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召开:
1944年44个二战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开会
3、内容:
①决定1945年成立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个旨在稳定国际金融体系的专业机构;
③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初期宗旨致力于战后欧洲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 在工业生产领域,美国占了压倒优势;
■ 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其出口额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额的32.5%;
■ 在金融方面,美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总储备的74.6%。
《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每个成员国拥有250票的基本投票权,每增加一定数额的任缴资金,就增加一票。战后初期,美国任缴的资金最多,因此掌握了35% 的表决权。
①对美国:
■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美国以此建立了国际经济霸主地位;
■适应了美国经济扩张的需要;
②对世界:
■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促进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与世界贸易发展
二、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1、原因:
①大危机使人们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危害和国际贸易协调合作的必要性;
②美国为了经济扩张而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2、建立:
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3、目的:
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①美国在体系中拥有特殊地位,有利于其对外经济扩张 ;
②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体系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