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观来看现代人的爱情观

2024-12-01 07:48:1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未来社会,将是更高形态上的母系社会——即其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亲情仍在,但物质生活无虑。

在共同劳动中产生的爱情,最真实,透明,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劳作)而相互协作,相互欣赏而盟生爱意,相信这比一见钟情类的更适合人类社会。安娜.卡列尼娜在火车站与渥伦斯基是文学史上最浪漫的相遇,但最终以悲剧而告终。

我喜欢 右而左 的名篇《远逝的钟声和逼近的贫困》,我怀念那种集体劳动,共同提升的社会。正如上面所说的,这里面的爱情是最真实的。相生,相养,相扶,相长。也许是最长久的,但长久与否,最终,大部份仍然与共同劳动的时间几近成正比。

天涯上有一篇文章,好象一个南京的妈妈,写自己在南太平洋岛国上负责路桥工程的丈夫与其秘书的事,在我的眼中,诚然,男的仍在负一个爸爸的责任,但是,与之共同劳动的,连枝比翼,欢爱无穷,形影不离的已不是远在北半球的人了。

我这里所说的劳动,完全是马克思主义所定义的,其跟随而来的,商品的价值是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人活在这个星球的意义,当然是为了以劳动改造自然、繁衍后代,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以公羊的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说来看,当今的中国无疑是乱世,在这种情况下,男女天各一方,背井离乡,坚守爱情的不是没有,但是,无论思想出轨还是离婚的渐渐平常到农民工中存在的临时夫妻,已渐生泛滥。这种现象,随着男的念头与事业愈来愈变化,便出现了上文的“更高形态上的母系社会——即其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

最近正在看康有为的《大同书》,写得很好。第五部《去形界保独立》之第九章,大胆提出“男女听立交好之约,量定期限,不得为夫妇”的主张。在百余年前,他就认为:“男女合约当有期限,不得为终身之约。”原因是:“盖凡名曰人,性必不同。”并且:“凡人之情,见异思迁,历久生厌,唯新是图,唯美是好。”他对于“终身”很有些看法:“男女之事,但以循人情之欢好,非以正父子之真传,又安取强合终身以苦难人性乎!”他强调人性和自由:“假令果有永远欢合者,愿听其频频续约,相守终身;但必当因乎人情,听其自由耳 ,……”这样一来,“两人永好,固可终身;若有新交,听其更订;旧欢重续,亦可寻盟;一切自由,乃顺人性而合天理。”

窃以为,近期要达到这个社会还是有点难度。

以我的生活经历来看,港澳的单亲家庭(大人远赴美加欧等工作),中国的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可以预见,其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应早于康氏的大同社会。

在《大同书》中,我看到了据乱世而全部烦扰的种类与形状,这篇心情记事,是我渴望一种类似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前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心思使然。 那时候在农村,“农民们成群结队、忘乎所以,为一成不变的劳作参合了许多“不本分”的内容。先在田间出一出风头、赛一赛干劲,再到地头去“扫文盲”、念报纸、大批判、“提觉悟”。甚至连“广播体操太极拳”、“击鼓传花丢手绢”也被搬到了田边地垄。民兵干脆就带着枪支,在坟包青纱帐间展开军事行动。小孩跟在后面捡炮弹壳儿,一时,女人的尖叫、男人的粗吼交织一片。" 全国人民努力钻研工作,而不是现在举国钻营。

注:现在的生产仍然是作坊式,家庭式,只不过生产力有所发展而已。

回答2: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什么都要求快餐化。爱情也不过如此,不再像古时候那样纯洁,现在的爱情好像只是肉体上的满足,没有什么真情实感。而安娜把爱情看作是至高无上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情感,甚至高于亲情,为了爱情情愿放弃家庭和心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