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言传身教?

2024-11-16 18:29:4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十一”期间参加了东京藤幼儿园分享会,加上平时要上的中科院儿童教育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生课程,这么多儿童教育的课程读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一个中国家长都有不快乐的童年,因此都在拼了命地研究全球各种教育理念,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可是,那么多的教育理念,再牛逼的教育理念,说白了抵不过四个字:言!传!身!教!

不过,好像并没有太多家长想起来这四个字。

我们这一代的人做父母,拼了命地给孩子买买买,想要给他全世界最好的东西,哪怕是一块香皂,一瓶沐浴露。再者,我们拼了命地读书,学育儿学教育,一年花好几万送到早教中心亲子游泳馆。我也曾是这样的妈妈,玩具买了一箱又一箱,一个比一个豪华,一个比一个大,但孩子多半玩几天就没了兴趣,这时候我发现,他喜欢玩我的手机。

为什么?因为手机会发光吗?因为手机看上去好玩么?声光电的玩具哪个不比手机好玩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我陪他的时候,总是一边坐在他身边一边玩手机;喂奶的时候,一手拿奶瓶一手玩手机;哄睡觉的时候,他趴在我肩头,我一手托着他一手玩手机。八个月了,他一直看着我在玩一个方砖一样的东西,自然产生了兴趣,他喜欢所有人的手机,包括电梯里陌生人的手机,看到了都想要去伸手拿。

我在想,如果我从他一出生就开始手里拿着书在读,他会不会现在喜欢翻绘本。已经准备好的满满一书柜的绘本和各种朋友送的昂贵的幼儿读本,一本都不曾翻开过,从美国买了一百多块钱一本的布书,原以为他会喜欢,但也就是翻几下然后丢到墙角。没有什么,比得上他每次看到我手机时候的激动,以及不用教就会用手指划屏幕。

我突然意识到,小孩子的模仿能力超乎我的想象。我一直以为他还太小,什么教育都太早的时候,他让我看到了人从出生开始每一步的发育和变化。一切就是这么快。

晚上分享会的群里很多人在分享自己的心得,有人说蒙特梭利牛逼,有人说华德福多么尊重天赋,有人说国际学校才是最好的选择,有人说公立学校基础教育才最扎实。但是,尽管所有的教育专家都在说家庭教育最重要,但仿佛,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家非常美满,没有任何问题,学校教育才有决定性作用。

但回想起自己从小到大受到过的教育,那些对自己的性格成长有直接打击的,全部来自于家庭,我几乎想不起来,哪个老师打击了我让我变成了什么样子。

比如我家人说我唱歌跑调,我从五六岁起再也没有唱过歌;比如说我的亲戚总是在聚会上逗我开玩笑让我难堪,我现在参加集体活动就很难受等等。

我觉得完善的家庭教育并不仅仅是指三个人一家人完美幸福,更多的指言传身教,一言一行。比如我经常上的儿童教育的各种课程,如果老师留作业,90%的人都在互相抄(我也是),或者买了课起晚了不上课了(我也是)。家长都是这样的,孩子能不抄吗?有几个家长天天读书啊,孩子能喜欢读书吗?家长都游手好闲没事儿就看电视买买买的,凭什么要求孩子读书好呢。想到这些,就不寒而栗!

我一直记得我老板的一件小事。

我老板是一个特别霸气威猛的男人,我第一次看见他就觉得很害怕,像个黑社会。我是他的助理,因此我帮他做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是非常理所当然的。但每次,他都非常客气客气再客气的跟我说谢谢。他说一次谢谢我就发抖一次,感觉是不是什么做得不够好,让他这么客气,这不就是我的工作么?谢什么谢?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了了跟他说:“老板,不用谢了,太客气了,怪吓人的。”老板说:“我是个有孩子的人,我要以身作则。”后来,我再也没拒绝过他说谢谢,尽管我依然不习惯。

这是一个非常小的事情,那时候我还没孩子,但却提醒我,以身作则是什么意思。以身作则不是装,不是在孩子面前变成另外的样子。以身作则是一种习惯,一种日常的行为,一种能让人看到但又不刻意的东西。如果作为成年人你丢失了某种好的行为和习惯,那就要尽可能多地让自己变回来。不是变回来一时,而是永远变回来。

所以,当你觉得孩子有问题时,不妨先自我观察下自己,反省下自己,再反观孩子的问题。也许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回答2:

回答3:

言传身教就是父母要做好榜样。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因为孩子是具有模仿能力的。

回答4:

我的理解大概就是语言上要传授到位,身体上也要具体实践,说了什么样的话就要身体力行,告诉别人的大道理自己要靠实践去证明,而不是一昧的讲空话。

回答5:

这句话很好理解,就像父母对孩子,不仅需要言语上的传授知识,也要在行动上行为上以身作则,起到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