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明湖的历史名人和故事

关于大明湖的历史名人和故事,有没有知道的啦?帮帮忙吧!
2024-11-15 23:58:5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历下亭,并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不过,当时的历下亭在五龙潭一带,唐朝末年就倾塌了。北宋以后,历下亭移建于今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才在湖心岛上重建。现在的历下亭虽几经整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原貌。亭中匾额“历下亭”三字,为清乾隆皇帝手书。亭北名士轩中,墙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画像及济南历代名人的画像,门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写的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渠秋月一片大明。”
  大明湖历史悠久,湖名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济水注》中便有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文中所指大明湖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而现今大明湖一带水域则名“历水陂”。另有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湖称历下波或历水波,南至濯缨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湖、五龙潭和北园是相连的一个大湖,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隋唐时它既名“莲子湖”(见段成式《酉阳杂俎》)又名“历水陂”。宋代时又有“西湖”之称。
  大明湖胜景自唐代起就名扬四海,宋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曾巩任齐州(即今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经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亭、台、堤、桥,使之渐成游览景观。古时湖面甚阔,今五龙潭一带也包括在内。后历经变迁,至金代起,大明湖专指城内湖区。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经过历代清淤整治,植荷栽柳,至清代已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出色半城湖”的秀丽景色。
  1958 年市政府将大明湖一带正式辟建为大明湖公园,并疏浚湖底,修砌湖岸,维修古建,广植花木。经过疏浚清淤、修缮扩建,砌筑了湖岸,美化了园容,恢复重建了名胜古迹,增添了茶社饭店、游船和游乐设施,使之旧貌变新颜,姿容胜往昔,成为济南著名风景游览区之一。
  〖园中之园-铁公祠〗
  铁公祠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是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山东参政铁铉而建。明建文帝时,燕王朱棣南下夺权,攻至济南,铁铉率军民坚守,屡挫燕王。朱棣攻下南京,自立为帝后,铁铉终因兵微将寡,被俘牺牲。后人敬其英烈,立祠祀之。铁公祠是一民族式庭院,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曲廊、三间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览楼”组成。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其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色。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镶嵌在这里。刘鹗《老残游记》中曾写道,在铁公祠前看大明湖,可见千佛山之倒影。但近几十年来,由于空气和湖水受到污染,这一奇景一直没有再现。直到最近两年,经过市政府坚持不懈地治理大气、湖水污染,佛山倒影才又得以重现。游人如果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游览大明湖,偶尔能欣赏到这一奇观。
  在济南民间,对于大明湖的蛙不鸣蛇不现的奇怪现象,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但已被证明系后人杜撰。大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济南,游览了趵突泉、千佛山等名胜后,于中午来到了大明湖畔的历下亭休息。真龙天子降临大明湖,自然也就惊动了大明湖里的各路神仙,于是百蛙齐鸣,众蛇会聚,大明湖上空更是鸟飞虫跑,一众生灵都希望能够一睹天子龙颜。但已经非常疲惫的乾隆皇帝此刻正想休息,偏偏窗外的蛇啊、蛙啊、鸟啊的不知趣的在这里凑热闹,于是龙颜大怒,一拍桌子,颁下一道圣旨,命令:“蛇归洞,蛙不鸣。”众生灵见龙颜大怒,于是立刻慌慌张张的溜掉了。从那以后,大明湖里就再也见不到蛇了,也听不到蛙鸣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民间说法自然是人为杜撰而成,要知道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王象春就曾经对大明湖四怪进行了记载,因此这个说法,也仅仅是清朝人为了讨好乾隆后者后人牵强附会所做的杜撰罢了。

回答2:

故事
古时候,济南北郊有个大明国寺。寺内殿宇雄峙,亭阁林立,每天经声佛号,响遏行云,看上去极为庄重、排场。然而 寺内的和尚却不守教规,勾结官府,欺压百姓。尤其可恶的是经常利用信徒烧香还原、祈求得子等机会,坑害奸污来寺拜佛 的良家妇女。传说有一个官人的母亲病了,请了许多医生医治,也不见效。官人的妹妹至爱至孝,便要去大明国寺为母亲烧香许愿,官人说什么也不同意。妹妹为治好母亲的病,每天晚上都偷偷地朝大明国寺的方向烧香祈祷,一月之后,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妹妹决心到大明国寺还愿,怕哥哥不答应,就趁哥哥不在家的时候,独自来到大明国寺。那天寺内老和尚外出不在寺院,几个小和尚见这女子长得年轻漂亮,随起歹心,悄悄跟踪,并查看了住处,报告了老和尚,老和尚眉飞色舞,立即派人把官人的妹妹拖到寺内。官人得知后,勃然大怒,肝胆欲裂,他抄起大刀,骑上战马,奋力向大明国寺追去,刚到大明寺附近,突然天空乌云滚滚,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突然一声霹雳,顿时天塌地陷,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明国寺,就这样沉入 地下。接着从地下冒出一片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湖泊,就是现在的大明湖。 再说官人抢出了妹妹,治好了母亲的病,大明国寺的和尚已遭天遣,百姓拍手称快。从此以后,官人辞职,在大明湖中种藕捕鱼,周济穷人,奉养老母,日子过得满快活。而那些恶和尚有的喂了鱼虾,有的变成了湖里的蛤蟆,看到人家过上了美好的日子,只会生气鼓肚,却永远叫不出声来 ……
名人
曾巩——南丰先生,古文八大家之一,文章好生厉害。台湾李敖曾说,自己的文章,五百年来数第一。如果他真的数第一,也是因为他没有生在唐宋时代。以前,只知道曾巩文章写得好。到了大明湖,才知道,曾巩做官也很好。任济南太守时,曾巩为防水患,专门修修筑大明湖北水门,湖水经北水门泄出流入小清河东注渤海,至今依然汩汩流淌。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南丰先生确是百里难得一书生!提起李清照,人们大都称赞她美丽的诗句。对我而言,更关注她的爱情故事。据野史记载,李清照的爱情就发生在大明湖。八百年前的一个秋天,李清照在丫环的陪同下,到大明湖荡舟。暮秋的大明湖,别是一番景致。雪松杨柳,断荷残藕,引得清照心绪清悠,诗兴大发。随即吟词一首:湖上波来风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限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萍花莛草。眼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不料这首好词,正巧被岸上一个书生听到。那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金石学家赵明诚。于是,他们之间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目睹李清照画像,想象她那美丽悲壮的爱情,双目为之潮涌。现时代,哪里去寻找如斯可歌可泣的爱,如斯感人至深的情呢?几十万大军,围攻一座小城。三个月不下,最后无奈退兵。这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奇迹发生地:山东济南。奇迹制造者:一代名将铁铉。铁铉,本是军中一个不起眼的粮草官。当危难来临,几乎一夜之间,成为著名指挥官。铁铉的胜利,靠的是智谋,靠的更是天地正气。新华辞典里,对铁铉,还有一种解释:一种铁器,形似“U”型。看了铁铉的英雄事迹,真想把“U”型,改为刚直论说,你的主人,是琼瑶阿姨。但是,我还是把你看作半个历史人物。因为,你的存在,符合逻辑的真实。你是怎样一个美女啊!如诗,如画,如烟!就连一代天骄都爱上了你。以前,人们都说,济南的女人,那叫一个“土“。可是,我们说,山东济南,大明湖畔,有个如诗如画如烟的罕见女子夏雨荷!夏雨荷,你因生在大明湖而美丽,大明湖因你获得新生机。
大明湖畔,还有纪念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的稼轩祠。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东郊四风闸人。他既是伟大的词人,又是南宋抗金英雄。“辛稼轩纪念祠”匾额是陈毅元帅所题。出稼轩祠,可乘船至湖中历下亭。亭始建于北魏年间。唐天宝四年(745年),诗人杜甫经济南,北海太守、书法家李邕在历下亭设宴款待他。杜甫即席作《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其中有“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这两句被传为千古名句。
自己细心去摘选吧!

回答3:

有~最熟悉的就是乾隆皇帝和夏雨荷~算不算历史名人和故事呢?当然还有他们的结晶紫薇格格~哈哈~还珠格格看过吧~

回答4:

纪晓蓝